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商務部擬出新規 放寬金融證券等外資準入政策
發布日期:2017-1-6 10:04:21 瀏覽次數:743次 【關閉窗口】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孫繼文1月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著力推動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工作。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在上報國務院批準后發布實施,其中包括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等的外資準入限制;推進電信、互聯網、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等領域有序開放等。
孫繼文表示,2016年12月28日,國務院第15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商務部與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廣泛聽取外國商會、外資企業、地方政府、招商機構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的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利用外資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賦予地方引資更大的靈活性
《通知》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法規,放寬外資準入政策。此外,《通知》還將重點促進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增強對制造業外資的吸引力,構建開放的創新體系,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具體包括積極支持外資參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同等適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政策措施。鼓勵外商投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以及工業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就業、經濟發展、技術創新貢獻大的項目予以支持,賦予地方因地制宜加大引資力度的靈活性。
自1993年以來,中國利用外資一直居于發展中國家首位;自2008年以來,一直居全球前三位。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吸收外資規模保持平穩。去年1-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355家,同比增長3.0%;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18億元人民幣(折1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3.9%(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
孫繼文說,商務部與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對2015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行了修訂,于2016年12月7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目錄》將93條限制性措施減少到62條,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制造業、采礦業等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有關意見建議,抓緊時間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行修改,盡快形成《目錄》修訂稿,并上報國務院批準后發布實施。
推進電信教育文化等有序開放
服務業重點放寬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的外資準入限制,放開會計審計、建筑設計、評級服務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推進電信、互聯網、文化、教育、交通運輸等領域有序開放。制造業重點取消軌道交通設備制造、摩托車制造、燃料乙醇生產、油脂加工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采礦業重點放寬油頁巖、油砂、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以及礦產資源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孫繼文表示,2016年12月28日,國務院第15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商務部與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在廣泛聽取外國商會、外資企業、地方政府、招商機構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的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利用外資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賦予地方引資更大的靈活性
《通知》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及相關政策法規,放寬外資準入政策。此外,《通知》還將重點促進引資、引技、引智相結合,增強對制造業外資的吸引力,構建開放的創新體系,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
具體包括積極支持外資參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同等適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政策措施。鼓勵外商投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以及工業設計和創意、工程咨詢、現代物流、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特別是允許地方政府在法定權限范圍內制定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對就業、經濟發展、技術創新貢獻大的項目予以支持,賦予地方因地制宜加大引資力度的靈活性。
自1993年以來,中國利用外資一直居于發展中國家首位;自2008年以來,一直居全球前三位。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吸收外資規模保持平穩。去年1-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4355家,同比增長3.0%;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18億元人民幣(折1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3.9%(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