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財長樓繼偉:不會因經濟指標對經濟政策大修大改

發布日期:2014-9-22 9:39:28  瀏覽次數:739次  【關閉窗口】

來源華爾街見聞(上海)

中國財長樓繼偉周日(921)表示,中國并不會因為任何一個經濟指標而對其經濟政策大修大改。由于中國近期出爐的諸多經濟數據疲軟不堪,很多市場人士期望政府出臺更廣泛的刺激措施。

中國央行(PBOC)在其官方網站刊文稱,樓繼偉在澳大利亞港口城市凱恩斯出席全球20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時表明了上述立場。

樓繼偉指出,在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上,中國不能依賴政府開支。樓繼偉就此解釋稱,中國為抗擊全球金融危機而祭出的刺激措施已經支持經濟增長,但相關措施也導致產能過剩、環境污染和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擴大等其他問題。

樓繼偉認為,宏觀經濟政策會繼續側重于綜合性目標,尤其是保持就業增長和商品價格穩定。

8月的數據證實了工業生產、零售銷售和固定資產投資領域的放緩。越來越多的機構和學者預期中國今年可能無法實現7.5%(一度被認為低得難以想象)GDP增長目標。市場人士期待央行以全面降準或者降息的形式刺激經濟。

雖然上周官媒稱降息是對改革的不信任,價格政策短期依然無為。但是銀行家與經濟學者周三透露,中國央行已向五大銀行各注資1000億元人民幣,但央行與這五家銀行均保持沉默。摩根大通的經濟學家在計算這些新增貸款后稱,此項操作短期影響相當于降準0.5%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更多的刺激對中國未必是好事。它延續了對促進經濟增長的低質量手段的依賴,而且是不可持續的。中國希望市場在經濟中扮演更為決定性的角色。它知道更自由的市場對推動再平衡是必要的。

9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M2貨幣供應年率升幅一如預期地放緩至12.8%,雖說仍在上升,但升幅卻仍舊低于平均水平,讓決策者們在提供更多刺激措施來實現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5%的目標上面臨更多壓力。

9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8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率升幅超預期放緩至6.9%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年率升幅也超預期放緩至16.5%。隨后,瑞銀集團(UBS)將中國2014GDP預期下調0.1個百分點至增長7.2%,巴克萊資本(Barclay Capital)下調0.2個百分點至增長7.2%,荷蘭國際集團(ING)則下調0.1個百分點至增長7.4%

相比之下,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英國央行(BOE)和日本央行(BOJ)都正/或曾將貨幣政策與各自國家的通脹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升幅、或者以失業率為主要標志的就業市場掛鉤。比如,美聯儲曾經將失業率降至6.5%納入利率前瞻指引,歐洲央行側重于關注略低于2.0%的通脹率目標,日本央行也將通脹目標設定在2.0%。市場也就在這些國家相關經濟指標變動時隨波逐流。

以下為中國央行新聞稿全文:

920日至21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澳大利亞凱恩斯舉行。會議主要討論了當前全球經濟形勢、G20全面增長戰略、長期投資、金融監管改革以及國際稅收合作等議題,并發表了聯合公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率中國代表團參加了會議。

會議指出,盡管當前部分主要經濟體經濟表現向好,但全球經濟增長仍不平衡,需求持續低迷,就業創造不足,經濟下行風險依然存在。在此背景下,G20各國著手制定了全面增長戰略,預計有關政策措施到2018年可使G20整體GDP比基于圣彼得堡峰會政策承諾的預測水平提高1.8%。會議鼓勵G20各國繼續采取更多政策措施,以實現到2018年使G20整體GDP規模額外增長2%以上這一目標的要求。

會議強調基礎設施投資對擴大需求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并就全球基礎設施倡議達成共識。該倡議旨在通過建設知識共享平臺、建立基礎設施項目數據庫、推動改善投資環境等方式促進高質量的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會議同意在11月布里斯班峰會期間由領導人宣布該倡議的實施方案。會議承諾于2015年完成G20/OECD為期兩年的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行動計劃;核準了基于互惠原則的稅收情報自動交換全球標準;并明確將在2017年或2018年底前,根據本國立法程序完成情況,在G20成員間以及與其他國家之間啟動實施稅收情報自動交換。會議審議了金融監管改革進展,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設定了更高的資本充足率標準,要求各國金融監管當局進一步推進落實場外衍生品改革,要求金融穩定理事會在布里斯班峰會前全面完成影子銀行監管框架的核心要素。會議還強調將繼續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和治理改革作為G20的關鍵優先議題,并敦促美國在今年底前核準2010IMF改革方案。

樓繼偉在會上介紹了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他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總體上平穩增長,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1-8月就業情況良好,但同時也面臨增速放緩的壓力。在此情況下,中國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將繼續著眼于綜合性目標,特別是保持就業增長和物價穩定,不會因為單個經濟指標的變化而做大的政策調整。從財政政策來看,中國政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來促進經濟增長:一是進一步給小微企業減輕稅負;二是通過政府和社會部門合作(PPP)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清潔能源等領域;三是繼續堅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釋放經濟增長潛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336項具體改革任務中,財政部門牽頭負責70多項改革,并參與落實100多項改革。近期一項重要改革進展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于831日通過了預算法修正案,提高了對預算完整性、透明性、前瞻性和紀律性的要求,新預算法將于201511日起實施。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不斷推進國有企業、戶籍制度、農村土地等領域的改革,這些結構性改革將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我們對主要通過改革來推動經濟增長充滿信心。

關于促進基礎設施投資問題,樓繼偉表示,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采取的經濟刺激措施提振了經濟增長,但也帶來了產能過剩、環境污染、地方政府債務增加等問題,因此不能完全依賴公共財政資金進行大規模投資。同時,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的要求。財政部將這一要求與處理地方政府債務存量結合起來,積極發展PPP模式,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面向社會推出了80PPP項目;二是成立了PPP中心,主要負責提供不同行業的PPP項目標準文本;三是對地方財政進行培訓,推動各級官員轉變觀念,并指導其分類開展PPP項目。中國政府將沿這一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不斷提高基礎設施投資的規模和質量。

周小川行長支持G20各成員為實現增長目標在就業、投資、競爭、貿易等領域推動改革,并著重從城鎮化和服務業兩方面介紹了中國結構改革的經驗。關于城鎮化,周小川行長指出,中國目前城鎮化比率為55%左右,意味著45%的人口仍居住在農村地區,城鎮化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國政府著力推動新型城鎮化,作為中國增長戰略的重要一環。新型城鎮化不同于傳統的大城市建設,后者往往伴隨著污染、擁堵、貧民窟等嚴重的城市病。推進新型城鎮化,首先要求減小城鄉差距,在將農村人口轉化為潛在城市人口的過程中,在稅收政策以及養老、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上明確相關的保障措施。其次,還要解決城鎮化的融資問題。這需要金融部門的大力支持。將來要通過進一步改革解決地方政府籌資問題,彌補地方發展的資金缺口。關于服務業,周小川行長指出中國服務業占GDP比重有所提高,2013年達到46%,但與同等收入水平的國家相比仍然偏低。目前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首先在于轉變觀念,認識到公共服務亦可由私人部門提供,逐步放寬對服務業的管制。其次是重視對服務業發展的資金支持。以往商業銀行、資本市場都偏重對制造業領域的支持,現在也要改變思路,積極支持服務業發展。中國通過加強銀行體系、深化金融市場支持城鎮化推進和服務業發展的經驗,愿與其他國家分享,提供參考。

周小川行長還表示,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在應對危機和增強金融部門抗風險能力上的工作富有成效,為G20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中國央行原則上支持FSB增強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金、尤其是總體吸收損失能力,減少系統性風險方面的努力。他強調在執行上應保持一定靈活性,充分考慮各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發展的不同情況。希望各國加快實施關于衍生品交易監管方面的改革并開展監管合作;不同類型的影子銀行對經濟的影響不同、存在的問題各異,對影子銀行應作進一步分類,以更準確地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