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致視點 > 詳情 博致視點
2024年度回顧與展望
發布日期:2025-1-23 10:32:56 瀏覽次數:162次 【關閉窗口】
一、回顧
經濟平穩增長,股市波動劇烈
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全年GDP增速達到5%。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產品產量增長顯著,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創新驅動能力不斷增強。然而,傳統行業如房地產、消費和低端制造業則面臨較大壓力,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對整體經濟產生了一定的拖累。
相對于經濟的平穩增長,股市表現則波動劇烈。國慶節前,受政策利好的刺激,市場出現了一輪連續上漲,但節后市場再度進入調整階段。全年來看,股市的賺錢效應并不明顯,投資者情緒較為謹慎,市場波動性加大。
全球股市呈現“漲多跌少”的局面
2024年,全球股市整體呈現“漲多跌少”的格局。美股表現尤為突出,得益于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和降息周期的啟動,美股主要指數屢創新高。歐洲股市雖然內部有所分化,但整體表現強勁,尤其是德國和法國股市表現亮眼。亞洲市場中,香港和日本股市表現較為突出,香港市場受益于內地資金的持續流入,而日本股市則受到企業盈利改善和貨幣政策寬松的支撐。相比之下,其他亞洲市場表現相對平淡,缺乏明顯的上漲動力。
二、展望
2025年,中國外部環境將逐步改善
2025年,隨著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美國的對外和對內政策將出現重大調整。美國巨額債務問題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對其經濟、政治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新政府上臺后,盡管其處事風格依舊難以捉摸,但從加征關稅、裁撤政府機構、海外撤軍等舉措來看,“開源節流”將是其主要執政方針,政府試圖通過這些舉措逐步化解債務危機。美國減少對外干預,也將有助于緩和與中俄等大國的緊張關系。
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將得到明顯提升。中國政府規劃已久的“一帶一路”戰略將繼續穩步推進,有望成為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新的增長動力。隨著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往來將進一步增強,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2025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2025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政府將全力推動規劃目標的實現。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也將進一步寬松,以支持實體經濟的復蘇和增長。針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政策和舉措將在2025年進入全面落地和實施階段,尤其是在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中美利差持續擴大,但外資流入意愿增強
過去幾年,中美利差持續擴大是資金外流的主要原因,對人民幣資產形成了較大的壓力。然而,2024年9月,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標志著其兩年多的緊縮政策開始轉向。盡管中美利差短期內難以快速收窄,但市場的預期已經在發生變化。降息后,外資購買人民幣資產的意愿正在不斷增強,2025年這種趨勢將會進一步強化,人民幣資產有望迎來更多的外資流入。
中國上市企業估值面臨重估
長期以來,中國上市企業的估值水平明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隨著宇樹科技、DeepSeek等新生代科技企業逐漸得到全球市場的關注和認同,中國資產將面臨重估。無論是新興產業還是傳統行業,都將迎來趨勢性投資機會。尤其是在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龍頭企業,有望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
三、投資策略
港股估值修復行情可期
自2023年以來,我們的資產配置重點一直放在港股市場。2024年,港股已經出現了一波上漲,但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尤其是央、國企的估值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隨著資金轉向和風險偏好上升,香港市場有望迎來一波估值修復行情。我們繼續看好港股中的優質藍籌股和具有成長潛力的科技股。
黃金、有色商品迎來周期性拐點
受美元加息周期結束和債務風險困擾的影響,強勢美元難以為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將面臨較大的投資機會。我們長期看好的黃金和有色商品也將迎來周期性拐點。黃金價格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但股票價格并未同步,相信最終一定會被市場修正。有色商品價格近年主要受到美元強勢和全球需求不振的壓制,表現差強人意。如果2025年全球地緣局勢趨于穩定,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繼續推進,對有色商品需求的上升也將推動商品價格上行,行業有可能出現“戴維斯雙擊”。
A股結構性機會與風險并存
目前A股的藍籌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市場整體不存在系統性風險。然而,2024年國慶節后,在政策強預期的推動下,中小投資者的開戶數大幅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垃圾股和題材股的炒作逐步升溫。目前,大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已經呈現泡沫化的趨勢,未來應謹慎應對。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估值合理、盈利穩定的藍籌股,并規避高估值的題材股。
投資策略向全面積極配置轉變
自2025年開始,博致投資的投資策略將由之前的攻守兼備向全面積極配置轉變。我們將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時繼續關注港股和黃金、有色商品的周期性機會。在全球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我們將積極把握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的回報。
四、潛在風險
美國債務問題引發全球貿易沖突
美國政府為解決自身債務問題,可能采取極端的以鄰為壑、與全球對立的孤立主義政策,加劇貿易沖突,導致全球經濟出現全面衰退。這種極端政策不僅會影響中美關系,還可能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全球經濟復蘇構成重大威脅。
歐美企業盈利不及預期,地緣局勢升級
歐美企業盈利不及預期,各國政局動蕩加劇,地緣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全球股市出現劇烈波動。尤其是歐洲和亞洲市場,可能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沖擊,投資者需保持警惕。
中國刺激政策低于預期,資本市場面臨調整壓力
如果外部環境惡化,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低于預期,資本市場可能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和傳統制造業面臨較大壓力的背景下,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效果將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結語
2024年,全球經濟在波動中前行,中國經濟在結構優化中穩步增長,股市則經歷了劇烈的波動。展望2025年,隨著外部環境的逐步改善和中國政策的全面落地,資本市場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將繼續秉持穩健的投資理念,積極把握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同時警惕潛在風險,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的回報。
經濟平穩增長,股市波動劇烈
2024年,中國經濟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全年GDP增速達到5%。經濟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等新興產業的產品產量增長顯著,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創新驅動能力不斷增強。然而,傳統行業如房地產、消費和低端制造業則面臨較大壓力,尤其是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對整體經濟產生了一定的拖累。
相對于經濟的平穩增長,股市表現則波動劇烈。國慶節前,受政策利好的刺激,市場出現了一輪連續上漲,但節后市場再度進入調整階段。全年來看,股市的賺錢效應并不明顯,投資者情緒較為謹慎,市場波動性加大。
全球股市呈現“漲多跌少”的局面
2024年,全球股市整體呈現“漲多跌少”的格局。美股表現尤為突出,得益于超預期的經濟數據和降息周期的啟動,美股主要指數屢創新高。歐洲股市雖然內部有所分化,但整體表現強勁,尤其是德國和法國股市表現亮眼。亞洲市場中,香港和日本股市表現較為突出,香港市場受益于內地資金的持續流入,而日本股市則受到企業盈利改善和貨幣政策寬松的支撐。相比之下,其他亞洲市場表現相對平淡,缺乏明顯的上漲動力。
二、展望
2025年,中國外部環境將逐步改善
2025年,隨著美國新一屆政府上臺,美國的對外和對內政策將出現重大調整。美國巨額債務問題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對其經濟、政治和社會產生深遠影響。新政府上臺后,盡管其處事風格依舊難以捉摸,但從加征關稅、裁撤政府機構、海外撤軍等舉措來看,“開源節流”將是其主要執政方針,政府試圖通過這些舉措逐步化解債務危機。美國減少對外干預,也將有助于緩和與中俄等大國的緊張關系。
與此同時,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將得到明顯提升。中國政府規劃已久的“一帶一路”戰略將繼續穩步推進,有望成為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新的增長動力。隨著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不斷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往來將進一步增強,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2025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
2025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政府將全力推動規劃目標的實現。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也將進一步寬松,以支持實體經濟的復蘇和增長。針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政策和舉措將在2025年進入全面落地和實施階段,尤其是在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為資本市場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中美利差持續擴大,但外資流入意愿增強
過去幾年,中美利差持續擴大是資金外流的主要原因,對人民幣資產形成了較大的壓力。然而,2024年9月,美聯儲宣布降息50個基點,標志著其兩年多的緊縮政策開始轉向。盡管中美利差短期內難以快速收窄,但市場的預期已經在發生變化。降息后,外資購買人民幣資產的意愿正在不斷增強,2025年這種趨勢將會進一步強化,人民幣資產有望迎來更多的外資流入。
中國上市企業估值面臨重估
長期以來,中國上市企業的估值水平明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隨著宇樹科技、DeepSeek等新生代科技企業逐漸得到全球市場的關注和認同,中國資產將面臨重估。無論是新興產業還是傳統行業,都將迎來趨勢性投資機會。尤其是在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龍頭企業,有望獲得更高的估值溢價。
三、投資策略
港股估值修復行情可期
自2023年以來,我們的資產配置重點一直放在港股市場。2024年,港股已經出現了一波上漲,但目前的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尤其是央、國企的估值仍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隨著資金轉向和風險偏好上升,香港市場有望迎來一波估值修復行情。我們繼續看好港股中的優質藍籌股和具有成長潛力的科技股。
黃金、有色商品迎來周期性拐點
受美元加息周期結束和債務風險困擾的影響,強勢美元難以為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將面臨較大的投資機會。我們長期看好的黃金和有色商品也將迎來周期性拐點。黃金價格已經創出歷史新高,但股票價格并未同步,相信最終一定會被市場修正。有色商品價格近年主要受到美元強勢和全球需求不振的壓制,表現差強人意。如果2025年全球地緣局勢趨于穩定,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繼續推進,對有色商品需求的上升也將推動商品價格上行,行業有可能出現“戴維斯雙擊”。
A股結構性機會與風險并存
目前A股的藍籌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市場整體不存在系統性風險。然而,2024年國慶節后,在政策強預期的推動下,中小投資者的開戶數大幅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垃圾股和題材股的炒作逐步升溫。目前,大部分中小市值股票已經呈現泡沫化的趨勢,未來應謹慎應對。我們建議投資者關注估值合理、盈利穩定的藍籌股,并規避高估值的題材股。
投資策略向全面積極配置轉變
自2025年開始,博致投資的投資策略將由之前的攻守兼備向全面積極配置轉變。我們將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同時繼續關注港股和黃金、有色商品的周期性機會。在全球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我們將積極把握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的回報。
四、潛在風險
美國債務問題引發全球貿易沖突
美國政府為解決自身債務問題,可能采取極端的以鄰為壑、與全球對立的孤立主義政策,加劇貿易沖突,導致全球經濟出現全面衰退。這種極端政策不僅會影響中美關系,還可能引發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全球經濟復蘇構成重大威脅。
歐美企業盈利不及預期,地緣局勢升級
歐美企業盈利不及預期,各國政局動蕩加劇,地緣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可能導致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挫,全球股市出現劇烈波動。尤其是歐洲和亞洲市場,可能受到地緣政治風險的沖擊,投資者需保持警惕。
中國刺激政策低于預期,資本市場面臨調整壓力
如果外部環境惡化,中國政府的刺激政策低于預期,資本市場可能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尤其是在房地產市場和傳統制造業面臨較大壓力的背景下,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效果將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投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結語
2024年,全球經濟在波動中前行,中國經濟在結構優化中穩步增長,股市則經歷了劇烈的波動。展望2025年,隨著外部環境的逐步改善和中國政策的全面落地,資本市場將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我們將繼續秉持穩健的投資理念,積極把握市場中的結構性機會,同時警惕潛在風險,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穩健的回報。
上一篇:2023年度回顧與展望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