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在京發布
發布日期:2019-5-24 9:34:01 瀏覽次數:963次 【關閉窗口】
5月21日,2019北京金融科技協同創新論壇暨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由北京海淀區人民政府聯合中國銀行業協會打造的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正式發布,首批成員簽署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公約,10家平臺成員簽署合作項目。
據了解,該平臺旨在發揮政府、銀行業、科技公司及高校智庫的各自優勢,真正建立起金融科技產學研用合作交流的新渠道,已吸納成員62家,其中銀行業40家,金融科技企業22家。
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副主任李丹在會上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深刻改變著金融理念和服務模式,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需要積極地探索創新。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2018年銀行業對科技總投入同比增長13%,信息科技人員同比增長近10%,一些股份制銀行科技人員同比增長超過20%,科技人員占比超過4%,增長近一倍,一些互聯網民營銀行科技人員占比超過了35%。目前,主要銀行機構全部建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員會,50%以上的銀行機構設置了CIO(首席信息官)。
李丹表示,金融科技直接或間接導致金融風險的交叉性、傳染性、復雜性和突發性更為突出。推動金融科技的良好發展,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金融科技發展戰略,完善治理體系,加強基礎研發能力;二是提高網絡安全能力,守住風險底線,早做網絡安全風險監控,加強外聯、外包合作環節的安全管理;三是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在和第三方機構數據合作中,要建立數據交換安全規范,防止數據濫用和泄露,建立健全大數據的安全保護體系,嚴格數據訪問授權和審計;四是開展科技創新應用的同時,做好風險管控工作,加強科技創新新技術應用的風險監測,充分識別風險。
李丹還表示,未來的監管也會更多地利用大數據,利用新技術提高監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創新監管工具,提升監管數字化水平,更加有效地識別風險、監測風險。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在致辭中表示,銀行業在金融科技應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尤其在提升網點服務質效、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及發力零售金融業務轉型等方面。
她認為,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極大地重塑了銀行業的生態,一個數字化、智能化、開放性的銀行時代正在到來,將徹底改變銀行業的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及營銷模式,拓展銀行業的服務邊界;銀行業正在不斷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謀求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該平臺旨在發揮政府、銀行業、科技公司及高校智庫的各自優勢,真正建立起金融科技產學研用合作交流的新渠道,已吸納成員62家,其中銀行業40家,金融科技企業22家。
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副主任李丹在會上表示,金融科技的發展深刻改變著金融理念和服務模式,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需要積極地探索創新。
根據銀保監會統計,2018年銀行業對科技總投入同比增長13%,信息科技人員同比增長近10%,一些股份制銀行科技人員同比增長超過20%,科技人員占比超過4%,增長近一倍,一些互聯網民營銀行科技人員占比超過了35%。目前,主要銀行機構全部建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員會,50%以上的銀行機構設置了CIO(首席信息官)。
李丹表示,金融科技直接或間接導致金融風險的交叉性、傳染性、復雜性和突發性更為突出。推動金融科技的良好發展,要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金融科技發展戰略,完善治理體系,加強基礎研發能力;二是提高網絡安全能力,守住風險底線,早做網絡安全風險監控,加強外聯、外包合作環節的安全管理;三是提高數據治理能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在和第三方機構數據合作中,要建立數據交換安全規范,防止數據濫用和泄露,建立健全大數據的安全保護體系,嚴格數據訪問授權和審計;四是開展科技創新應用的同時,做好風險管控工作,加強科技創新新技術應用的風險監測,充分識別風險。
李丹還表示,未來的監管也會更多地利用大數據,利用新技術提高監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創新監管工具,提升監管數字化水平,更加有效地識別風險、監測風險。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亮在致辭中表示,銀行業在金融科技應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明顯進展,尤其在提升網點服務質效、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及發力零售金融業務轉型等方面。
她認為,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極大地重塑了銀行業的生態,一個數字化、智能化、開放性的銀行時代正在到來,將徹底改變銀行業的運營模式、服務模式及營銷模式,拓展銀行業的服務邊界;銀行業正在不斷加強與金融科技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合作,謀求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