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創業板改革方案或最快年內出臺 市場化將進一步提速

發布日期:2017-3-7 9:27:30  瀏覽次數:817次  【關閉窗口】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了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表示,今年要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
    短短的一句話,猶如為資本市場的改革注入了強心劑,創業板改革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上海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是一個風向標,可以看到決策層的政策導向。可以預期今年的資本市場改革會進一步深化細化,創業板的市場化改革應該會進一步提速。”
   此前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多次提及“改革”一詞,表示有信心解決所謂的IPO“堰塞湖”問題。關于創業板改革,深交所很早就提出了要拓寬門檻、多套指標、淡化盈利等措施,而改革方案是否能在今年落地,值得市場期待。
    改革提速
    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掛牌上市以來,創業板承載著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歷史使命,市場規模穩步擴大。
    目前,A股上市公司共3139家,主板1701家,中小板835家,創業板603家,同時,有超過200家企業擬在創業板上市。根據證監會官網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3月2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79家,其中,正常審核的擬創業板公司有225家。
    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在2016年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根據深交所3月1日晚間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2月28日,創業板603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年度業績快報或年度報告,2016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052.7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46%;實現凈利潤932.1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15%;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速度皆達到了近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可以說,創業板從開板至今,已迅速發展成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一直伴隨著改革的呼聲。從2016年年底開始,“創業板改革”在深交所領導的多次公開發言中頻頻出現。
    2016年11月16日,深交所副總經理金立揚在深圳舉行的第十八屆高交會的“‘十三五’規劃及供給側改革”主題論壇上發言時表示:“深交所一直以支持創新創業為使命,將深化創業板改革。”
    雖然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豐滿,面對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和中國創新形勢的日新月異,創業板也必將承載更多的歷史責任。金立揚指出,創業板啟動已經7年,包容力度不夠高,對成長早期的企業支持不夠,面臨著深化改革的要求。深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優化創業板上市發行條件,加大對早期和源頭創新型企業的支持,積極推動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促進多層次市場體系的有機聯系。
    金立揚曾表示,創業板推出后還有很多中國龍頭互聯網企業到境外資本市場上市,最著名的就是阿里巴巴和京東,這確實反映了國內資本市場在服務創新型企業方面還有很大缺陷,特別是創業板作為支持自主創新的板塊,這些企業不能覆蓋,說明它的包容度是不夠的。
    2017年1月7日,在深圳舉行的“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2017年會”上,金立揚在發言中再次談及創業板。他說,在深交所上市的1800多家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到70%,在創業板中則占比達90%。這些企業代表了中國經濟充滿希望和活力的一面,也體現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正在形成。
    2017年1月13日,在深交所第三屆理事會第48次會議上,深交所強調,2017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是“研究制定創業板改革方案,更好地支持服務創新創業”。深交所黨委日前召開專題會議,學習貫徹2017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精神。2017年,深交所將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協調有序推進深化創業板改革,推動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支持一批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廣、契合國家發展戰略導向的優秀企業上市。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深交所深化創業板改革,推動新三板向創業板轉板試點,是落實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穩中求進”講話精神,“穩”是大局,是基礎,要堅持改革方向不偏離;“進”是目的,是方向。而隨著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可以預期今年的資本市場改革會進一步深化細化,創業板的市場化改革應該會進一步提速。”前述券商投行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道,“最終的方案還在研究中,預計最快今年出臺。”
    突破創新
    實際上,監管層關于創業板改革的推動由來已久。
    此前,2013年11月22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正在對創業板改革相關問題進行研究,總體思路是,創業板定位為服務于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主要資本市場平臺。將適當放寬財務準入指標,拓展市場服務的行業覆蓋面,合理設計并盡快推出再融資制度,完善創業板并購重組制度,修訂信息披露規則,嚴格執行退市制度。鑒于創業板相關改革方案涉及發行條件等事項,證監會將在履行相關法律程序后發布實施。
    彼時,距創業板開板已有4年,隨著發展對創業板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
    上海一家中型股權私募投資經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創業板的定位在于服務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但當時的審核標準對于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方面卻比主板中小板更嚴格,比如要求凈利潤連續數年增長,這些是主板中小板沒有要求的,但創新成長型的企業本身就有風險高、業績不穩定的問題,從這方面來看,沒有持續盈利要求的中小板好像比創業板更適合創新成長型的公司。”
    也正因為此,創業板IPO管理辦法隨后作出了重要調整。2014年5月16日,證監會發布經修訂及公開征求意見的創業板IPO辦法,及創業板再融資辦法。修訂后的創業板首發管理辦法取消了營業收入或凈利潤持續增長的硬性要求,允許收入在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記錄即可上市,更為符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特點。
    不過,雖然修改后的創業板首發管理辦法擴大了市場覆蓋面,但在功能上卻與主板中小板有同質化的問題。
    東吳證券一位投行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指出:“創業板雖然與中小板、主板區分開來,但實際上它的功能和中小板主板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區別。與中小板相比,創業板降低了盈利門檻,但兩者的核心審核標準是差不多的并沒有拉開明顯的差距,可以說即使沒有創業板,中小板也能實現創業板的功能,兩者是有很高的同質化的。”
    而創業板的進一步改革也成為創業板發展的重要議題。深交所的領導此后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創業板進一步改革的目標。2014年10月30日,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在創業板五周年論壇上表示,為加快創業板改革發展,深交所將重點從豐富創業板內部市場層次、探索建立創業板轉板機制、增強開放度和進一步發揮交易所的職能四方面主動謀劃、積極推進。“創業板需要在制度設計上進一步突破,不斷增強板塊的包容性和覆蓋面,更好適應實體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步伐。”
    前述私募投資經理指出:“單獨就創業板開板本身,對資本市場并沒有構成結構性的影響,改革的呼聲也一直很高,不過步子邁得不大,深交所一直在積極推動創業板改革發展,但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同時,創業板在多年發展過程中,估值偏高一直飽受爭議。歷史數據顯示,2015年6月初,創業板整體市盈率最高達140倍,此后經過多輪深度調整,至今仍有60多倍。“創業板牛市從2013年開始到2016年秋季正式步入頹勢,過程中估值雖然有所回落,但目前還是有點貴,創業板改革可以增加供給,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的標的,更利于好公司脫穎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IPO提速早已開始。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1月份至今,IPO排隊時長較去年12月大為縮短。以公司首次預披露到獲得IPO批文的時長為參考,去年12月共有51家公司獲得證監會IPO批文,公司平均排隊時長為771天。
    今年,1月共有34家公司拿到證監會IPO批文,平均每家公司排隊時長為681天。2月份至今共有24家企業拿到IPO批文,平均每家企業排隊時長為653天。最近半年排隊的IPO公司中,排除“扶貧上市”的案例,速度最快的是立昂科技,只用了420天就拿到了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