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銀行股領銜大金融回歸 市場爭議補漲之后空間幾許
2015年06月09日 01:50來源: 編輯:東方財富網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國資改革的風潮中,銀行并不能看作是最有看點的標的。他表示,銀行的經營本身已經相對市場化,引入外資等對其影響并不太大。較多的混改是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此外,由于利率市場化和資產質量的牽絆,他并不看好銀行股的基本面。“主動配置銀行股的公募基金并不太多。”
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國資改革的風潮中,銀行并不能看作是最有看點的標的。他表示,銀行的經營本身已經相對市場化,引入外資等對其影響并不太大。較多的混改是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此外,由于利率市場化和資產質量的牽絆,他并不看好銀行股的基本面。“主動配置銀行股的公募基金并不太多。”
6月8日,滬指在銀行帶領的大金融板塊拉升中站上5131.88點。
銀行股終于“揚眉吐氣”。當日,銀行板塊全面復蘇大漲6.82%,中國銀行(601988.SH)、交通銀行(601328.SH)漲停,除浦發銀行、南京銀行停牌外,漲幅最小的民生銀行當日也大漲5.31%。銀行板塊再次成為兩市中資金流入最多的板塊,當日主力凈流入資金達114.09億元。
而此前,在牛市啟動的半年時間里,滬指上漲近55%,銀行板塊卻僅收獲10%漲幅,大幅跑輸大盤。在6月4日和6月8日的搶眼表現后,銀行股是否開始迎來春天?
多位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市場風格有所轉換,低估值又有混改預期的銀行股開始得到追捧。
但銀行股的行情是否能夠持續,市場人士也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混改想象空間
6月4日,銀行板塊中交通銀行漲停。6月8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漲停。
在消息面上,先是傳出交行混改,后又傳出中行也即將實施混改。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混改給銀行股帶來較大的想象空間。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持股結構,有利于公司的市場化運行,對有混改預期的銀行股形成利好。
華泰證券大金融團隊在電話會議中透露,作為投行,華泰證券了解到許多商業銀行包括城商行等,基本上都在積極地準備混合所有制改革。這就是銀行股的故事,加上漲幅大幅跑輸大盤和最受外資青睞,推薦將銀行作為大金融板塊配置的第一位。銀行股即將迎來最好的加倉時點。
不過,滬上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國資改革的風潮中,銀行并不能看作是最有看點的標的。他表示,銀行的經營本身已經相對市場化,引入外資等對其影響并不太大。較多的混改是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此外,由于利率市場化和資產質量的牽絆,他并不看好銀行股的基本面。“主動配置銀行股的公募基金并不太多。”
華泰證券大金融團隊在上述電話會議中還表示,銀行股目前的估值已經將利率市場化和一些不良的風險等負面因素充分反映。但銀行下半年還有很多好的催化劑,除混改之外,還有信貸資產證券化的推進、業務條線分拆、互聯網+金融推進、金融混業經營等。
補漲機會
“銀行股是目前兩市中估值最低、漲幅最小的板塊,今天的大漲有補漲的性質。”楊德龍表示。
楊德龍認為,在指數站上5000點后,市場走勢出現分化。前期漲幅過大的板塊會出現回調,滯漲的板塊將迎來補漲的機會。
6月8日的市場表現中,除銀行股外,保險、證券板塊也都收獲5.75%、5.38%的漲幅。而大金融也是前期漲幅落后于大盤的板塊。
在牛市指數與成長股狂飆的進程中,堅定持有銀行股也是一種煎熬。
有投資者無奈表示,堅定持有某銀行股近半年,結果在起起伏伏中股價和持有價相差無幾。另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在成長股賺錢效應的帶動下,基金經理出于考核排名的壓力,即便前期看好銀行股,也只好減少配置轉投成長股。
不過,這一現象正在有所轉變。
6月5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發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合規與風險管理專業委員會倡議書》(簡稱“《倡議書》”).
《倡議書》提出,在公募基金投資創業板市場引發關注的背景下,倡議全行業堅持價值投資導向;堅持以流動性管理為重點,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堅持長線投資,保持專業勝任能力;堅持投資者利益優先,自覺維護市場秩序。
上述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創業板之前漲幅很大,有調整的需要。在基金業協會發出倡議后,資金會從創業板部分撤離投向前期滯漲的板塊或題材尋找機會。
華泰證券大金融團隊也在電話會上表示,監管風險已經成為市場主要風險之一,前期大幅上漲的無業績支撐股票的監管風險正在集聚。相比而言,大金融板塊業績支撐強、估值低,仍是長期投資的必須配置品。年初至今,上證指數上漲55%、創業板漲175%,而銀行、券商和保險板塊分別實現10%、23%和10%漲幅,較大補漲空間只待催化。
“在5000點之后,市場的震蕩會加劇,銀行股是避風港。即便大盤回調,銀行股的跌幅也相對有限。”楊德龍表示,“銀行股作為安全品種的配置,可以適當提高配置比例,尤其是有混改概念的銀行。”
不過,楊德龍認為,由于銀行股上漲需要大量資金,且容易導致指數飆升,因此銀行股有補漲機會,但上漲空間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