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從大數據看“5·30”會否重演
2015年04月21日 01:29作者:張志斌來源: 采編:東方財富網
4月20日股指的天量巨震,勾起了市場人士對“5·30”大跌走勢的回憶。那么,這次下跌是不是又會重演“5·30”的走勢呢?
川財證券分析師吳家麒通過對比分析“5·30”以及目前的市場數據發現,從投資者開戶統計代表的情緒來看,目前和2005~2007年牛市非常類似:股票和基金新開戶賬戶數量不斷創新高;從投資者心理分析,股民先于基民進入市場,2005~2007牛市中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股票賬戶開戶數領先基金賬戶開戶數;從本輪的數據來看,股票賬戶開戶數領先基金賬戶開戶數。
從基民認購基金的情緒來看,增量基金類似2005~2007年不斷規模增大,存量基金規模會遠小于2007年。新基金發行總規模和單只基金發行平均規模都在不斷的上升中,2007年單只基金發行平均規模超過100億元,現在為40億元。基金十大重倉股的市值規模和基金平均規模高度一致,原因是基金規模決定了投資股票的市值風格。由于基金個數已非2007年能比,因此從整體的基金平均規模不可能再上升到當時的130億元的規模。
從創新高股票占比來看,之后的調整一定是較大的指數調整。2015年3月和4月,創歷史新高個股的占比都超過了40%。從歷史上來看類似的情況只發生過6次,持續時間最長為3個月。每次發生以后都迎來了一個指數超過20%以上的巨幅調整,但是未必這個信號就是牛市終結的信號。
從風格上來看,本輪發生的風格轉化和事件與2005~2007年牛市非常類似。B股暴漲以至于集體漲停在2007年5月也發生過。金融股為代表的大盤股暴漲在2006年12月也發生過。本輪牛市經歷過的大小盤風格轉變和2005~2007年牛市中的前半段非常類似。2005~2007牛市中兩個值得注意的信號:“5·30”之前B股先于A股指數見頂,第二次大盤股暴漲的2007年10月即是大盤到頂的時間。
從龍頭股表現來看,目前可能還有上漲空間。2005~2007年牛市龍頭個股板塊是券商、有色和船舶,本輪牛市龍頭個股板塊是互聯網+金融和移動互聯網。市值風格來看龍頭股的市值都在100億~500億元之間。從絕對漲幅來看,本輪龍頭股上漲并不及上輪龍頭股的上漲。“5·30”之后在絕大多數個股下跌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龍頭股都獲得了絕對收益。與之前的認識不同,龍頭股頂部時間和大盤的頂部時間并沒有明確的一致關系。
--------------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滬指從4000點到4300點飆漲速度過快,因此短期看,應該會有高位震蕩整理的需求,但主板蘊含的機會仍遠遠高于其他板塊
三因素致A股劇震
《證券日報》記者:昨日,在多重消息共同影響下,上證指數再度上演百余點的劇烈震蕩行情,最終上證指數收于4217.08點,下跌1.64%,成交額超1萬億元,導致系統爆表,滬深兩市成交額突破1.8萬億元,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請問,是什么因素導致市場巨量成交和震蕩的加劇呢?
同花順:昨日A股市場午后跳水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央行決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大盤處于7年高位,并且存在巨大跳空缺口之時央行突然宣布降準一個百分點,超出預期。早盤沖高走勢則是給投資者短期出逃機會,而午后迎來跳水則是利好兌現有需求回補缺口的表現。二是,中國南車、中國北車昨日午后的跳水亦是大盤大跌的兇手。上周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連續收出5個漲停板成為了A股近期的指南針,昨日獲利盤則在高位選擇了出逃,導致A股出現大跌補缺行情。三是,技術上看,昨日滬指成交金額突破1萬億元大關,進行了補缺走勢。分析可知,上周五的大跳空缺口在黃金K線理論中屬于衰竭缺口,加上周日的大利好,A股有必要回補缺口以便于后市的可持續走強。而近期的走勢或將迎來震蕩調整,巨量之后有消化獲利盤的需求。
金百臨咨詢:經過上周末的安撫之后,A股市場的恐慌氛圍有所減弱,但是,A股市場的風險提示已經發出,必然會有部分理性的投資者或者基于產業趨勢、上市公司內在估值投資體系的投資者可能會減倉,從而抑制A股的漲升空間。因此,近期A股市場可能會在4500點一線遇阻回落。
天信投資:近期市場連續在權重股的帶動下突破各類重要關口,在這一過程中市場賺錢的邊際效應持續遞減。而周末央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向市場釋放資金量12000億元以上,降準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同樣的貨幣寬松調整的邊際效應也在遞減。一個早盤成交量便接近近期一整日的交易量,可見市場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市場聚積的風險已經是越來越大。再結合上周五管理層進行兩融業務的窗口指導以及限制配資等業務的開展,市場短期內可能進入了強弩之末階段,理性的投資者無論如何也要減倉離場了。
存高位震蕩整理需求
《證券日報》記者:昨日滬指小幅高開,隨后股指探底回升,滬指一度大漲逾1%,站上4300點,創近7年新高。午后滬指繼續拉升,再創新高后跳水,滬指下跌1.64%;深證成指跌幅近2%,滬深兩市量能再創出歷史新高。請問,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后市將如何演繹?
天信投資:從技術面來看,昨日日下跌正好回補了上周五的跳空缺口,尾盤大盤震蕩拉升,說明多頭依然強勢。同時,昨日量能有效放大,說明還是有增量資金入場,這種情形下,對主板依然可以保持樂觀態度。由于滬指從4000點到4300點飆漲速度過快,因此短期看,應該會有高位小區間震蕩整理的需求,但主板蘊含的機會仍遠遠高于其他板塊。操作策略上,建議關注主板低估值藍籌品種,尤其是有色和電力板塊中的龍頭個股可以重點布局,畢竟這兩大板塊整體漲幅還是不大的,預計估值回歸補漲行情還將延續。
華訊投資:昨日滬指高開回落,失守4300點。技術上,4200點附近缺口較大,早盤一個小時放出4000多億元成交額,天量寬幅震蕩。目前,大盤的走勢并不太理想,主要是表現得太強了,而大盤缺少必要的調整。本來,借助此次新股密集發行和兩個指數期貨合約上市的契機,可以進行一次較為充分的調整,以清洗獲利盤,夯實基礎。但現在來看,調整時間不足,獲利盤清洗也不徹底,而新的股指期貨合約有的升水率較高,這就表明盡管看上去市場很強勁,但基礎并不是很扎實。操作上,繼續布局滯漲品種以及年報超預期的個股。具體可以關注大消費、環保等今年以來漲幅相對落后的板塊。對于一帶一路及國資改革這兩條中長期投資主線,逢低吸納。
關注三大投資主線
《證券日報》記者:從盤面上看,昨日絲綢之路、工程建筑、水利建設、運輸物流、通用航空、新疆振興、鐵路基建等板塊表現較好,而此前漲勢不俗的保險、券商、污水處理、銀行、供水供氣、醫藥、化工化纖等板塊卻大幅殺跌。請問,近期投資者應如何操作?
方正證券:低估值板塊最為強烈的催化劑便是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短期金融、房地產產業鏈甚至煤炭有色都將出現脈沖式的機會。中期配置層面,維持均衡配置,目前首選的三個行業是環保(PPP機會)、醫藥生物、非銀金融等,重點行業短周期跟蹤的主要變化是:首先,環保政策層面“水十條”正式出臺,后續仍有較多的催化劑,例如“土十條”、環保第三方治理、節能環保“十三五”規劃等,仍值得繼續追蹤;第二,醫藥生物類企業,由于新的技術業態不斷出現,醫藥電商、醫療信息化、基因診斷等快速推進,行業配置價值明顯;第三,非銀金融類配置的思路基于業績的確定性,券商和保險在二季度仍有不錯的業績增長。
中金公司:政策進一步放松,風格繼續轉向落后藍籌股。近期,醫藥、食品飲料等之前漲幅相對落后的傳統消費板塊出現補漲,可以繼續持有或者在調整中低吸,繼續關注京津冀、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主題性板塊的配置或者低吸機會(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