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社科院預測1季度GDP增速6.85% 稱下滑速度特別快
2015-03-23 03:36:32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中國經濟延續去年四季度的下滑態勢,預計今年一季度GDP下滑至6.85%左右,消費物價指數為1.2%左右。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2日發布上述最新研究結果。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財經院院長高培勇在當日召開的“宏觀經濟形勢季度分析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形勢從總體上看越來越錯綜復雜、撲朔迷離,下滑的速度特別快。去年是7.4%,今年面臨破7的危險。
高培勇以財政收入為例說,2011年財政收入增幅還是25%,但去年已經降到8.6%。“有些地區、有些稅種、有些所有制類型已經是‘飄紅’,負增長。”
中國社科院財經院綜合經濟戰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紅駒稱,中國經濟因一季度經濟下滑幅度比較大,全年實現預期增長目標難度加大。
分析顯示,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仍存在風險,包括受去產能、去泡沫、清理債務等因素影響,2015年經濟增長仍有下行壓力;須防止去產能力度過大導致PPI負增長傳導至消費物價負增長形成通縮;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輸入性通縮風險;房地產價格略有回落,也須防止回落過快,形成債務緊縮;應付中美經濟周期錯配、俄羅斯可能衰退的影響等。
汪紅駒同時表示,中國有充足的彈藥應付上述風險,二季度可以采取多種政策手段,包括繼續降低利率,適當增加貨幣供給,具體措施包括調整存貸比、降低存款準備金等;財政赤字擴大,清理沉淀資金;增加基礎設施項目;調整房地產相關政策,降低首付比、相關稅費等。
“先行指標略微下移,考慮去年的基數效應,二季度仍有下行風險,需要穩增長政策加力增效對沖下行風險。預計第二季度經濟增長6.8%左右,消費物價指數上漲1.5%左右。二季度政策加力增效后,三四季度經濟企穩回升,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可以實現。”汪紅駒說。
目前我國財政收入“告急”。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2%;考慮到部分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影響,同口徑僅增長1.7%。“如果財政收入增速繼續大幅下滑,必須通過類似央行購債的途徑增加市場流動性,最大限度降低財政發債的擠出效應。”汪紅駒說。
相關報道:
數據顯示,這幾項主要經濟指標無一例外增速全線下滑,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13年新低,社會消費增速創9年新低,工業增加值增速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新低。
2015年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447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9%。歷史數據顯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是創2001年12月13.7%之后的最低值。
2015 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 %(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 比2014年12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2月份比上月增長0.45%。據歷史數 據,6.8%的增速是繼2008年12月5.7%的增速后新低,刷新6年多來的記錄。
2015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993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1840億元,增長8.1%。
據查詢歷史數據所得,10.7%的消費增速是繼2006年2月9.4%增速后的新低,也就是創了9年新低。
2015年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78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4%,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5922億元,增長9.1%,回落0.1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4%。
2015年1-2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191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4.7% ,高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0.8個百分點。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3.6%,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