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巴菲特指標教你掂量A股上行空間

發(fā)布日期:2015-3-20 14:10:47  瀏覽次數(shù):719次  【關閉窗口】


20150320 04:53來源: 采編:東方財富網

有不少人注意到股神巴菲特曾數(shù)度表示,任何時候衡量股市估值水平的最佳單一指標,很可能就是股市總市值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因為總市值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應該基本一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從2000年初至今的美國股市看,大多數(shù)時候當這一比率超過100%時,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股市危機。通常情況下,這一指標所處的最佳范疇是70%~80%,而記者注意到,2014年底,A股總市值占GDP比例為58.5%

指標過高股市易跌

事實上,巴菲特原話說的是股市總市值和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率,但因美國GDPGNP之間的實際差異極小,因此在測算這一指標時,GNP逐漸被GDP取代。《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項指標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1999年全年以及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這一比率接近200%,這是一個強烈示警信號,此時買股已是火中取栗。2000年,美國股市總市值/GDP總量比重高達183%,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股市互聯(lián)網+泡沫破滅。

芝加哥宏觀投研機構比安科研究公司創(chuàng)始人詹姆斯·比安科在20142月發(fā)布的一份圖表報告也印證了股市市值與GDP之間的關系。

2001年網絡股泡沫破滅,道瓊斯指數(shù)從高點大幅回挫2000點時,很多人都在討論重返股市的時機。但當時股市總市值仍相當于美國GDP133%,所以巴菲特并未輕舉妄動。美國股市隨后從2000324日最高的1552.87點,到20021010日最低跌到768.63點,32個月下跌超過50%

而在2007年,房地產泡沫與信貸泡沫爆發(fā)之際,美股總市值占GDP比重為135%。這些危機都發(fā)生在股市總市值被高估的背景下。

根據(jù)巴菲特的分析,過去80年來,當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占GDP的比率在70%~80%時,則買入股票長期而言可能會讓投資者有相當不錯的報酬。

在經過2008年美股大跌之后,這一指標在2009年下降到73%左右,給了巴菲特一個充分的入市理由。正如市場所看到的,美股至此迎來長牛。

A股仍存上行空間?

那么,A股市場是否也遵循這一規(guī)律呢?

首先需要確定使用GNP還是GDP。《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計算得知,中國過去16GDPGNP差距很小,波動在-0.78%2.89%之間,因此基本可以用GDP代替GNP進行估算。

2007年底,A股總市值占GDP比重達到127%,為16年來最高值,而根據(jù)這一比率最合理區(qū)間在70%~80%間最合理的理論,127%意味著股市將走入危險期,后來的事實確實也印證了這一點。2008年滬指收于1820點,暴跌65.39%。同年,A股總市值占GDP的比率下降到43%,已明顯低于70%~80%的合理區(qū)間;2009年,總市值占GDP比重達到71.3%,當年上證指數(shù)反彈79.98%,重返3000點。

從近期數(shù)據(jù)看,截至2014年末,A股總市值達到372547億,市值占同期GDP比重達58.5%。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新股上市節(jié)奏加快,居民資產配置的優(yōu)化調整,這一比率的分子增大幾率很高,截至313日,滬深兩市的總市值已達421081億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15GDP增長目標定為7%左右,相較于前幾年9%左右的增速放緩,換言之,該比率分母增幅變小。這意味著總市值占GDP比重極有可能較2014年繼續(xù)增加,但是否能達到70%~80%范圍仍是個未知數(shù)。

不過,有一條基本原則已經成為共識,即任何一個經濟體在給定時期內,股市總市值/GDP指標應當有一個合理的上限,超過就意味著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