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滬指暴漲蹦極復位 機構轉向“風口之鷹”
2015-01-22 04:33:02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A股三日蹦極,在周一暴跌260點之后,周二周三的報復性反彈幾乎“收復失地”。然而,一根陰線改變情緒,在金融股的暴漲暴跌下,機構的研判已發生了變化——風向飄浮不定,與其研判風口位置,不如找到會飛的鷹:業績優質的成長股。 (巫燕玲)
“鷹是指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的龍頭,是成長型細分行業子行業的小巨人,特別是過去一年股價并沒有大漲但行業格局在改善的股票。”張憶東提醒,推薦風口上的“鷹”并不是推薦小股票,小股票受到注冊制和IPO的沖擊,風險并沒有化解。
“風停了,豬要歇一歇,但鷹還會高飛。”
1月21日,上證綜指暴漲4.74%,收盤創出近5年來最大單日漲幅,重返3300點上方。
盤面數據顯示,漲幅居前的前五大行業分別為保險、多元金融、證券、銀行、倉儲物流,板塊平均漲幅達到5%以上。
但在大盤藍籌股強勁反彈時,公募、保險等偏成長風格的機構則在賣出金融等周期股。
“我們判斷流動性推動的估值修復行情已接近尾聲,組合風格開始向成長股轉移。”深圳一位股票型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1日藍籌股強勁反彈時,不少機構賣出周期股。
記者采訪了解到,1月19日至21日這三個交易日,不少來自保險、公募、私募等機構降低大盤藍籌股的持倉比例,增加了新興產業等成長股的配置。
轉向成長股
“今天很多機構賣出周期股,這是存量資金和增量資金之間的博弈。”1月21日收盤后,一位保險機構投資經理透露,打新股資金回籠,場外增量資金入場推高金融股。
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經理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情況。
“現在公募行業的基金經理群體以新興產業研究員出身為主,他們買金融地產等周期股覺得非常別扭。”前述上海基金經理介紹,成長型基金經理此前配置金融地產,是為了避免大盤暴漲時會踏空行情。但“1·19”的暴跌,讓他們不太愿意持有這些品種。
“金融地產板塊跟大盤的波動非常緊密,近期市場大幅震蕩,持有這些標的很難獲得超額收益。”深圳一位混合型基金經理透露,其在1月19日上午即賣出了持倉中的銀行股。
“大盤藍籌股就像是風口上的豬,需要大體量的資金來推動。現在增量資金流入速度放緩,這批股票也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前述保險機構投資經理說,1月19日暴跌時,其判斷市場風格更有利于成長股,因而逢低加倉家電、汽車、軟件等成長股。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募行業的基金經理以80后為主,這批基金經理內心對傳統行業的基本面和投資價值并不認可。因而,他們投資板塊時帶著一定博弈成份,持股心態并不堅定。
1月19日,滬指暴跌260點,金融股全線跌停。海通量化團隊分析師高道德和伍彥妮對公募基金持倉風格進行測算,結果顯示基金持有主板市值占持股市值的57%,持有創業板及中小板市值占持股市值的43%。
不過,“1·19”暴跌后,偏成長風格基金的持倉風格向成長股切換。他們判斷,代表經濟結構轉型的互聯網金融、環保、高端裝備制造等股價向上的彈性會更大。
“大盤藍籌的估值回歸已進入新的平衡,短期上漲空間不大。”華南一位基金經理判斷,選擇估值合理、業績增長確定的成長股,更容易獲得絕對收益。
龍虎榜數據顯示,1月21日,漲停報收的華僑城當日總成交19億,其賣出金額最大的席位均來自機構專用席位,合計賣出金額達3.24億元。
風停鷹飛
伴隨著部分機構資金的騰挪,主流賣方研究機構紛紛發表報告稱,判斷未來一段時間,成長股的機會大于大盤藍籌股。
其中,態度轉變最為徹底的是長城證券。1月20日,其在《下刀子么,你接么》的報告中指出調整短期看法,賣出大盤股,買入傳統消費和藍籌。
對于其短期策略的轉變,長城證券分析師自我調侃:“上周我們還是大盤堅定的擁護者,但是黑天鵝事件事件后,我們堅決不要臉了,做賣方的就不能要臉。臉面重要還是投資收益重要?讓客戶賠錢還是讓客戶及時止損?不管是賣方還是買方,你永遠不可能是真理但請向真理靠近。”
隨后兩天,興業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等多家券商策略分析師表達了近期對藍籌股相對謹慎的看法。
1月20日下午15點30分,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組織了一場主題為“風停了,鷹仍會高飛”的電話會議。
“風停了,豬要歇一歇,但鷹還會高飛。”張憶東指出,當前階段,“風口上的鷹”彈性比“風口上的豬 ”彈性更被看好。其中,前者是最符合經濟發展需求的升級型行業或者是新興產業,后者是指以金融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
“鷹是指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的龍頭,是成長型細分行業子行業的小巨人,特別是過去一年股價并沒有大漲但行業格局在改善的股票。”張憶東提醒,推薦風口上的“鷹”并不是推薦小股票,小股票受到注冊制和IPO的沖擊,風險并沒有化解。
張憶東介紹,“風口上的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制造”再升級,包括高鐵、新能源設備(核電、光伏電站、風電等)、油氣設備、環保設備、交運設備、造船等。二是“中國智造”再突破,如移動互聯網、工業4.0、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在線醫療、信息安全、體育等。
1月21日,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喬永遠等策略團隊發布報告稱,短期風險偏好下降,建議配置醫藥、食品飲料、家電、輕工等防御性板塊。
喬永遠指出,1.1萬億的融資融券余額分散在不同行業,截至1月16日,兩融余額排在前五個行業分別是非銀金融(1727億元)、銀行(1021億元)、醫藥生物(592億元)、房地產(520億元)和機械設備(484億元)。
而兩融余額排在后五名的行業分別是休閑服務、紡織服裝、輕工制造、建筑材料和鋼鐵,這五大行業合計兩融余額為443億元。
針對監管加強、市場短期偏好調整的情況,喬永遠建議買方投資者在行業配置上避開融資買入額占比較高的行業,甄選本輪行情中漲幅較低、具有基本面支撐且估值相對合理的行業,如醫藥、食品飲料、家電、輕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