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滬港通或引萬億資金馳援A股 “二八效應”顯現

發布日期:2014-11-11 14:16:37  瀏覽次數:741次  【關閉窗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1110日,受滬港通即將實施利好消息刺激,當天午后大盤漲幅進一步擴大。截至終盤,上證指數以全天以次高點2473.67點報收,大漲2.3%,這一收盤指數也刷新了近三年來的最高紀錄。

從盤面來看,當天早盤兩市股指雙雙跳空高開,開盤后在獲利盤回吐打壓下有所回落,隨后大量買盤開始蜂擁而入,兩市股指呈現逐波上攻趨勢。不過,創業板指數與大盤指數的“二八效應”十分顯現。當天,受小盤題材股表現低迷拖累,創業板全天整體維持震蕩整理態勢。截至終盤,創業板指數報收1514.82點,全天逆勢下挫0.51%

當天,申銀萬國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滬港兩市的差異不僅僅在于A-H折溢價問題,滬港通實施后,其更深遠、更長期的意義在于它將為A打開另一扇門,把全球的機構投資者引入到A市場。

申銀萬國研究員王勝測算,如果隨著滬港通以及隨后可能帶來的中港基金互認、A股被納入到MSCI指數EM當中等事件逐步推出,中性假設估計最終給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達到8000-12000億元人民幣。

滬港通概念股飆升

從各大板塊漲幅榜來看,滬港通概念股成為了滬深兩市漲幅榜上的“領頭羊”。除了領漲的白酒股以外,券商股當天繼續扮演強勢領漲角色,雖然早盤券商板塊沖高回落,但午后券商股再度集體大漲。

其中,興業證券(601377.SH)尾盤沖擊漲停板,全天報8.24元,而華泰證券(601688.SH)全天也漲逾8%,終盤報收12.34元,大漲8.34%。此外,國金證券(600109.SH)長江證券(000783.SZ)東北證券(000686.SZ)均大漲逾4%

滬港通于17日正式開閘給券商板塊帶來了直接利好,同時股市行情持續向好,作為市場風向標的券商股也成為了很多投資者爭相買入的配置目標。

此外,近期持續活躍的鋼鐵、港口、航運等幾大權重板塊全天表現依舊強勢,與此同時,一路一帶、次新股、核電、白酒、中韓自貿區等題材板塊也成為做多資金熱捧的主要目標。

而盤后的大單資金凈流向也表明,包括白酒、中韓自貿區、證券、鋼鐵、一路一帶等熱點板塊全天大單資金分別凈流入7.49億元、4.20億元、8.13億元、9.48億元和7.43億元。

當天,大成基金有關人士從行業配置的角度對滬港通開通后的投資重點提出了相關建議。該人士稱,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滬港通可能帶來的資本市場投資風格與估值體系的切換。

其表示,鑒于香港市場及國際投資者對于大消費行業青睞有加,一般對于各消費板塊的龍頭公司估值都在25-35倍左右,而且這些龍頭公司往往已經進入到成熟期,增長速度已經從高位回落至低增速區間。同類A股的消費龍頭公司,往往還處在成長期甚至快速成長期,其20倍的估值相對國際投資者而言確實會更有吸引力。

此外,從市值角度來看,A股消費品公司的市值(龍頭公司二三千億,最大五六百億)相對于國際資本市場消費龍頭(5000-10000億)而言仍然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因此,食品飲料、農業、休閑旅游服務等消費行業是較好的投資板塊。

截至目前,除了茅臺等白酒類公司之外,有色中的稀有金屬、稀土及小金屬等也是A股有而港股無的稀缺品種,在國家發展新材料、高科技新興技術的大背景下,同樣具備比較高的投資價值。

平安證券分析師閔良超表示,臨近年末,機構對銀行等大盤藍籌的配置性需求會有所提升,加上滬港通臨近開閘仍有可能引入外資配置優質銀行股。

華泰證券研究員崔紅霞亦稱,整體來看,港股投資者對低估值、高股息的價值藍籌股有明顯偏好。因此,銀行保險、食品飲料、商業、運輸、汽車行業A股大市值公司具有一定的估值優勢。

或引萬億資金

王勝表示,在滬港通正式開啟之后,海外投資者可能主要通過滬港通渠道交易大盤股,QFII/RQFII額度則主要用于其余中小市值股票的交易。因此,滬港通開啟后將實實在在地給A股帶來增量資金。其還給出了具體計算結果。據EPFR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球資金配置在A股和中概股的總規模約為3497億美元。按照MSCI官方咨詢資料,如果MSCIA股納入到EM指數中,按照不同階段和比例配置的話,配置到A股的增量資金則分別得出不同的結論。首先,僅考慮初步納入到EM指數中的話,估計可以大約帶來109億美元的增量資金;而如果全部開放,能夠達到全部納入EM指數,且假設配置到其他部分中概股(H股等)的資金量不變,則新增配置到A股的資金量可望達到逾萬億元的規模,為2038億美元,相當于12535億元人民幣。

而且,在王勝看來,資本市場國際化的一個結果是估值體系從“中國特色”向“全球接軌”切換。從臺灣的歷史經驗來看,估值體系的接軌效果非常明顯。

“從過去幾次外資大幅流入的行業配置來看,流入金融(含銀行、證券、多元化金融、地產)的資金量最大,而增持比例最大的是金融和電信。因此,銀行和能源、材料的配置低于歷史平均和基準,有估值修復的需求。”王勝亦稱。“例如,原來為配置亞洲鋼鐵股而配置在韓國浦項鋼鐵的全球配置資金,可能因為A股市場的進一步開放而部分轉移到中國的鋼鐵龍頭股上來。”

此外,東北證券分析師沈正陽認為,相比之下,由于創業板整體估值仍處于高位,個股估值過高的問題更加明顯,這些標的繼續炒作的空間已經不大,這將導致創業板個股分化加劇,創業板指數波動也將相應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