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國內油價周六或降300元/噸 存“七連降”可能
來源: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10月15日訊 在國慶節前實現“五連跌”之后,按現行的調價機制,下一個成品油調價窗口將于本周六(10月18日0時)打開。
近日,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業內機構普遍預測,鑒于尚有2個工作日,且原油短期跌勢難止,成品油調價史上首個“六連跌”已成定局,預計本輪下調幅度在300元/噸左右,將刷新年內最大跌幅。另外,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周六實現跌價之后,下一次調價甚至有“七連跌”的可能。
繼13日國際原油跌至2012年以來最低價格之后,14日原油收盤再次大跌,WTI跌3.9美元,收于每桶81.84美元,創2012年6月份以來最低收盤位;布倫特跌3.85美元,收于每桶85.04美元,跌至近四年來最低 。
金銀島分析師李楊表示,受此影響,參考原油變化率負向拉寬至-5.04%,汽柴油對應下調幅度為250-290元/噸。鑒于尚有2個工作日,且原油短期跌勢難止,排除人工干預的情況下,預計本輪下調幅度在300元/噸左右。
“目前原油變化率負向逐步加深,由目前的幅度看,降幅大約在300元/噸左右,創年內最大下調幅度”,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李宏也表示。
據悉,300元/噸的將創年內最大降幅,上一次最大下調調幅在今年7月21日,當時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45元和235元。
據悉,國內現行的成品油定價在機制就是以十個工作日國際油價波動變化而定,即國內油市的價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國際油價,此前成品油市“五連跌”以及即將到來的“六連跌”是國際油價接連下挫的結果。
今年以來,油市供應充裕、需求疲軟導致供大于求影響了WTI油價走勢,另外,由烏克蘭事件引起的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能源方面制裁,以及俄羅斯方面的反制裁也對油價形成一定影響。
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油價的接連下挫是美國等制裁俄羅斯,沙特等逼迫其他OPEC小國的一種措施。目前美國方面石油產量維持高位,其石油出口禁令在之前也稍顯松動,沙特方面也表示已準備好接受油價低于每桶90美元,甚至是80美元,可以忍受的時長大概是一兩年。而從影響來看,俄羅斯受能源價格下跌影響較大,OPEC國家中部分像利比亞等國家同樣受油價下跌影響出現預算失衡。
需說明的是,國內終端消費者將從成品油降價中受益。中宇資訊分析,以93#汽油及0#柴油來看,五次下調令汽柴油分別累計降低0.57、0.65元/升,若本次降價幅度在300元/噸左右,“六連跌”落實將導致汽柴油累計跌幅分別超過0.8、0.9元/升。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徐瑩表示,目前國內0#柴油平均零售價格約6.85元/升,僅提前升級國四或國五標準的部分地區價格堅守在七元以上;93#汽油平均零售價格約7.23元/升,預計此次下調落實后,多數地區汽油價格也將直接跌回“六元時代”。
生意社分析師李宏認為,原油后期料仍有下跌空間,不排除國內成品油出現“七連跌”的可能。(網易財經 劉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