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李克強促投資打氣鐵總 將設鐵路發展基金公司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上海)
“李克強總理的到來讓鐵路上下士氣大振,接下來各部門都將開展學習會,落實總理的指示。”
一名接近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稱“鐵總”)的知情人士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李克強22日考察鐵總以后,幾個部門上周末已經組織研究學習,重點是保證投資建設任務完成和加快推進融資改革進度。
作為著名的“高鐵推銷員”,李克強對鐵路建設的關心和重視已通過諸多公開活動和講話顯現。考察中,李克強對鐵路安全、建設、機構改革、融資等方面都作出了指示和闡述,并明確要抓住當前施工“黃金季節”,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長期關注鐵路的研究人士昨日對本報稱,李克強將任總理以來首次考察鐵總放在此時意義深遠。一方面,以鐵路等有效投資穩增長的經濟思路將在下半年得到強化;另一方面,鐵路自身的改革或許將引入更多的外部力量,從而使改革提速。
鐵路戰略升級
一名政府高級官員曾告訴本報,在李克強總理日常批閱的文件中,與鐵路相關的是被批閱最多的內容之一。
自就任以來,李克強就曾在多個場合強調鐵路建設的意義。他在鐵總考察鐵路投資和項目進展時說,鐵路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命脈,是人民群眾的重要出行方式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作用不可替代。要讓鐵路發展潛力轉變為現實生產力,不斷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民生改善創造條件。
前述研究人士對本報稱,作為傳統的投資抓手,鐵路投資對經濟拉動的效果明顯,且為各個部門和地方政府所熟練掌握。在下半年經濟形勢仍然不明確的情況下,投資鐵路這樣利眼前也利長遠的手段自然要得到強化。
這名研究人士表示,從李克強的公開言論來看,鐵路戰略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起碼還包含兩方面。”他解釋說,首先是區域經濟調整。新一輪的鐵路投資十分強調中西部投資,鐵總總經理盛光祖也曾在今年年初表示,今年國家的主要投資將會集中在中西部。
“中西部群眾翹首企盼鐵路建設。它不僅可拉近東西部距離,也會使當地百姓加速融入國家現代化進程。”李克強在考察中強調,鐵路發展不僅可以穩增長,還能促進社會和諧、帶動城鎮化,有“一石多鳥”的作用。
政策暖風加上鐵路建設即將進入傳統旺季,各地區鐵路建設熱情高漲。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近日來動作頻繁。記者梳理發現,近10日來,四川、廣西、湖南、貴州等地紛紛公布軌道規劃和重點工程進度,多項重大工程開工在即。
在前述研究人士看來,鐵路戰略的另外一項深層次意義就是外交戰略。
李克強在考察鐵總時說,高鐵等中國裝備具有性價比高等競爭優勢,推動中國裝備走向國際市場是擴大開放的重要之舉,對提升我國對外合作水平、優化外貿結構意義重大,這反過來又會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本報稱,中國高鐵創新和核心技術已經十分領先,且又具有低價等多種優勢,目前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競爭力。
海外追捧升溫
從早年依靠“純進口”到如今擁有多項核心領先技術,中國高鐵的發展勾勒出中國鐵路走出去的路線圖。
在高層推動下,國內高鐵走出去的步伐明顯加快。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僅今年上半年,中國北車簽訂的涉外高鐵、城軌等各類鐵路項目總額超過120億元,中國南車簽訂的同類涉外鐵路項目則高達165億元。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企業今年以來獲得的海外鐵路類訂單超過1000億元。
中國高鐵的受追捧程度仍在升溫,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蒙古國發表題為《策馬奔向中蒙關系更好的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表示,中方希望推動中蒙在鐵路、公路互聯互通建設、礦產開發和深加工等項目上的合作。
李克強16日在會見美國議員代表團時也表示,將推動高鐵等先進技術裝備走出去。中方愿積極參與美國交通基礎設施升級換代,通過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此外,中國正與二三十個國家商談高鐵合作,上述一系列數字有望在下半年繼續刷新。
多名市場人士對本報稱,對比歐美等同類企業,以中國鐵建為代表的鐵路鋪設企業相較于歐美同類企業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而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在高鐵列車和城軌列車制造方面也有技術壁壘。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7月發表了一份關于中國高鐵建設成本的報告稱,中國高鐵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為:時速350公里的項目為1.29億元人民幣/公里;時速250公里的項目為0.87億元人民幣/公里。而國際上,高鐵建設的成本較高,每公里造價多數在3億元人民幣以上。
王夢恕還對本報稱,中國高鐵擁有長距離和大網絡建設運營的經驗,橋梁架設、隧道技術、軌道鋪設等技術全球領先,這也是極具吸引力的條件。
融資掣肘仍在
盡管政策、戰略都一片紅火,但資金問題仍是鐵總難以規避的難題。在年度投資任務上調至8000億元的同時,上半年鐵路投資并不樂觀。
“投資進度慢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資金到位情況不好。”前述接近鐵總的知情人士稱,盡管今年的投融資改革已經下了很大力氣,但目前還沒有看到可觀資金的補給。
李克強在考察鐵總后組織召開的座談會上說,加快鐵路建設不能只靠國家投資“單打獨斗”,投融資體制改革是鐵路改革的關鍵,要以此為突破口,依法探索如何更好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要拿出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和競爭性業務吸引民間資本共同參與,通過創新融資方式、豐富多元投資主體,為鐵路發展注入新動力。
今年,有關部門正在逐步落實鐵路發展基金,提出鐵路發展基金應以中央財政性資金為引導,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擴大鐵路建設資本金來源。最新消息是,鐵路發展基金公司即將設立。
“鐵路發展基金的前景還不十分明朗,目前看來最快速的還是資產變現。”前述接近鐵總的知情人士稱。在這一背景下,國務院本月中旬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鐵路建設實施土地綜合開發的意見》,對鐵路用地及站場毗鄰區域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政策做出明確規定,并表示支持鐵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