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7月多個經濟數據遜于預期
來源: 《信息時報》 |
信息時報訊 (記者 徐嵐) 7月多個重要經濟數據昨日公布,但這些宏觀數據普遍遜于預期。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同比增速有所放緩,社會融資規模及新增貸款創下多年新低。分析人士認為,7月經濟數據較之前降溫,一方面是受到7月份社會融資數據擴張放緩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受到去年高基數的影響,同時也顯示出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如果要確保完成全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需要繼續新一波的穩增長政策出臺。
經濟內生需求顯現不足跡象
7月經濟數據為何會普遍低于預期?宏源證券分析師陳磊昨日接受信息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還是因為經濟自身的需求不足。
“今年二季度以來的經濟企穩,主要是由于穩增長政策的推動,而這一輪的穩增長仍然是投資拉動為主,經濟的內生動力依然不足,7月數據下滑就說明了這一點。因為是投資拉動的,所以融資需求和項目關聯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特征,而7月社會融資等一系列數據低于預期,說明前期穩增長政策帶來的融資需求有所釋放,而后續的穩增長政策尚未發力。換句話說,經歷了二季度的持續發力之后,7月份相對來說處于微刺激的真空期,而經濟自身的需求依然不足,因此各方面數據大幅下滑。”
招行金融部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則表示了較為樂觀的觀點。他認為,7月經濟數據較之前降溫,一方面是受到7月份社會融資數據擴張放緩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受到去年高基數的影響。“數據確實說明經濟內生動力比較疲弱,但單從7月數據還無法證偽目前的經濟復蘇,起碼從7月PMI先行指標來看,經濟動能仍在。不過,數據也說明了經濟企穩的后續動力仍顯不足,政府仍需要加強局部政策刺激,來鞏固目前的經濟復蘇動能。”
需要繼續出臺穩增長政策
陳磊進一步分析稱,7月數據出現波動也說明,穩增長政策并不具備持續性,也無法扭轉經濟中期仍然處于中樞下移的趨勢,尤其是在短期會具有階段性波動的特征。在此背景下,由于二季度出臺的穩增長政策效能已經出現乏力跡象,而經濟內生需求也未明顯被帶動,如果要確保完成全年7.5%的經濟增長目標,需要繼續出臺新一波的穩增長政策。“投資層面的政策會繼續拉動,而貨幣政策也要保持連貫性。在貨幣信貸數據低于預期的情況下,預期三季度仍以結構性放松政策為主,至于會不會全面降息降準,還需要觀察后續的經濟數據。”
機構方面也對7月宏觀經濟數據的大幅低于預期表現出擔憂。澳新銀行表示,最新發布的中國7月經濟數據基本上遜于預期,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尤為突出,這主要體現在樓市方面。中國7月工業產出與出口所體現出的外部需求強勁不一致,再結合信貸數據,相信中國政府將進一步放寬政策以實現今年7.5%的GDP增長目標。
摩根斯丹利也表示,中國金融數據顯示銀行和非銀行信貸均大幅緊縮。這似乎與政府近期穩定經濟增長前景及完成增長目標的努力不一致,若中國這種信貸緊縮持續,對經濟增長前景預期來說,將是非常不利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