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天津自貿區獲北京支持
天平正在轉向天津。
8月6日,京津兩地負責人簽署《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提出京津協同發展三十條措施,其中就包括北京支持天津積極爭取批準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此前7月31日,北京和河北兩地負責人簽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等七項協議,未有河北建設曹妃甸自貿區的內容。這使得曹妃甸自貿區,以及京津冀自貿區能否最后產生,出現了新的變數。
有行業人士認為,北京支持天津建自貿區申報,意味著未來天津率先獲批的可能性大,畢竟天津的基礎要好一些,而曹妃甸自貿區則面臨整合。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陳耀則認為,京津冀已經實現了海關一體化,下一步再進行合作,可以將海關特殊監管區進行整合,三地可共同申報一個自貿區。
天津自貿區獲北京支持
根據京津兩地簽署的協議,北京將支持天津爭取建立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為此,北京天津兩市建立政策創新組織協調推進工作小組,探索推進區域投資和貿易便利化創新試驗,與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和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政策疊加,并向兩市有條件的區域延伸。
北京鼓勵外貿貨物代理、物流和跨境電商企業,在天津海關特殊監管區設立物流倉庫和大宗商品集散中心。
這與北京、河北簽署的協議還不一樣。北京和河北7月31日簽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等七項協議,并無建設曹妃甸自貿區的內容。
此前河北曹妃甸自貿區已經在今年3月上報。天津自貿區則申報的更早,時間是2013年。
北京為什么支持天津自貿區,而無明確支持唐山曹妃甸建立自貿區,
不少專家有獨特的看法。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曹妃甸相比天津而言,基礎還是差一些,天津畢竟是國際第四大港口城市。
數據顯示,2013年天津港吞吐貨物突破5億噸,唐山港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46億噸;天津集裝箱2013年實現1300萬標箱,為上海的1/3,吞吐量為全國第六,而唐山集裝箱吞吐未進入前10名。
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樹強認為,曹妃甸雖然是河北省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但起步較晚,還需要時間來強化自身的實力。
另一方面,上海自貿區還在試驗中,試驗結果關系到新自貿區的開發,王樹強認為,“從整體層面來看,這是一個逐步推廣的過程,曹妃甸自貿區未來并不是沒有可能。”
此前,曹妃甸自貿區擬定設計的地區包括河北省唐山市南部沿海,包括曹妃甸工業區、唐山灣生態城和濕地旅游度假區。其中,僅工業區就有存量土地210平方公里。
而天津早已準備將保稅港區向自由貿易港區升級。2008年國務院批復的《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明確表示,東疆保稅港區在“條件成熟時,進行建立自由貿易港區的改革探索”。
京津冀自貿區猜想
有學者指出,一旦天津自貿區獲批,曹妃甸自貿區單獨被批準的可能性下降,由于其與濱海地區僅有40多公里左右距離,其可能整合進入天津自貿區,以此形成京津冀自貿區。
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樹強認為,京津冀已有很好地區域合作基礎,比較適合建成一個更大的自貿區。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陳耀表示,天津的濱海新區作為京津冀最大出海口條件最好,也更適合作為中心發展。
“自貿區開放程度高,對地區經濟影響及帶動力強,若三地合并建立自貿區,需要進一步的頂層設計與總體規劃,這與京津冀一體化規劃是分不開的。”陳耀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目前北京與天津的合作,已經涉及北京幫助天津打造自貿區的內容。
比如北京支持天津強化天津港集裝箱干線港功能,建設天津南部港區30萬噸級航道,深化京津無水港合作,強化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不斷提升為首都服務能力。共同支持天津港集團多種形式參與北京朝陽口岸平移至通州馬駒橋的物流基地建設與合作,加快建設創新型口岸經濟示范區。
京津冀之間的合作也在加快,比如北京天津提出,天津支持平谷國際陸港拓展業務范圍,加快推動東疆保稅港區政策向平谷國際陸港延伸。而天津去年與河北簽訂協議,提出建設環渤海鐵路、承德到天津鐵路,拉近了天津與曹妃甸的距離。
天津經濟發展研究所所長臧學英認為,短期內做一個京津冀自貿區,還是有難度。
“京津冀三地的經濟政策與市場環境不同,范圍太大會難以控制,導致其運行效率低下。因此在短期內是不適合讓京津冀三地成立一個自貿區的。”臧學英說。
她認為,京津冀地區市場發育仍不完善,三地的合作由園區和項目開始就成了必然。
她透露,現在京津要建高鐵二線,探索一卡通互聯,醫療資源共享,兩市移動、固話通信的聯網等,這些都是京津同城的信號。“下一步京津冀三地應該加緊經濟合作,把自身優勢做大做強。”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