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李克強20天5次闡釋合理區間 不采取強刺激措施

發布日期:2014-4-17 8:57:42  瀏覽次數:1023次  【關閉窗口】
昨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印證了此前各方面的預期。7.4%,低于去年四季度7.7%的增長率,是20個季度以來的最低點。


今年一開局,經濟下行的信號就已傳出。有評論判斷,中國經濟2014年第一季度將只有7.3%,全年7.5%的預期可能很難完成。


作為中國經濟的主要掌舵人之一,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從3月下旬以來,在中國各處奔走。他先后5次表態,闡釋“合理區間”理論,提振各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在研究者看來,高層決策者們保持著定力,他們對中國經濟航向“心中有數”,“局面盡在掌握”。


【開局】總體良好下行有壓力


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難不可低估。——李克強博鰲論壇演講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最終經濟數據之前,其他部門發布的一些指數已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不小。


4月10日,海關總署公布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為5.9萬億元,其中出口3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3.7%和6.1%。3月份當月,下降更為明顯,出口、進口分別降9.2%和13.8%,月度數據“雙降”并不多見。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表示,這說明當前我國外貿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


其他數據同樣佐證經濟下行壓力: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3月份同比下降2.3%,創9個月來新低。


用電量,被視為觀測經濟冷暖的“晴雨表”,也遭遇“倒春寒”。1至3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4%,而去年下半年最低月增速都有7.5%。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趨緩,不少國外媒體給出較為悲觀的預期。


3月4日,中國債券市場出現首宗違約事件。4月初又傳出消息,一家小型建筑材料公司,不能兌付債券利息。


有評論認為,這樣的事件雖然不會對整個金融系統帶來威脅,但會進一步減緩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一直在關注這些論調。在他看來,個別信托產品、企業債的違約,導致悲觀主義增強了。


對此,李克強早有準備。4月10日,李克強在博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開局運行平穩,總體良好。但他也坦承,“經濟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下行壓力依然存在,一些方面的困難不可低估。”


對一季度數據,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的評價是,“有憂有喜”,沒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統計數據顯示出了“喜”的一面:一季度調查失業率繼續平穩下降;服務業增速持續高于第二產業,發展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實現較快增長。


李克強說,“這些都是經濟結構出現的積極變化。”


【闡釋】7.5%左右是合理區間


使增長和就業不越出下限,通脹不突破上限,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李克強考察海南時強調


在國務院看來,7.4%這個增速,仍然保持在“合理區間”。


昨天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李克強說,“我一再講,合理區間是指經濟增長率不低于7.5%左右,所謂左右,就是高一點、低一點都是正常的,都處于合理區間。”


最近20天里,李克強至少5次在公開場合闡釋“合理區間”。


3月26日,李克強到遼寧考察,并召開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他表示,“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4月2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李克強看來,著力穩增長、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是各項工作的前提。


8天之后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李克強詳細解釋了什么是他可以接受的“合理區間”。李克強說,無論經濟增速比7.5%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要能夠保證比較充分的就業,不出現較大波動,都屬于在合理區間。


隨后,李克強沒有馬上離開海南,而是到當地基層考察。中國政府網13日刊文說,李克強在考察中多次強調,使增長和就業不越出下限,通脹不突破上限,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


在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對一季度經濟形勢的判斷是,總體平穩,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主要經濟指標處于年度預期目標范圍,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此前李克強曾表態,從當前情況看,城鎮新增就業持續增加,物價運行也比較穩定,居民收入、企業效益和財政收入都是平穩增長。


昨天國家統計局數據證明了李克強的這一判斷: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過300萬,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際增速分別達到7.2%和10.1%,均比去年同期加快。


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向東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經濟增速下降的合理性。向東說,中國經濟增長一個百分點,就有五六千億,去年增長7.7%,相當于增加了印尼或土耳其的總量。“總量大,速度下來一點,是正常的”。


這樣的判斷,在部委層面也基本上有共識。


【策略】保持定力不“強刺激”


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改變,也沒有擴大赤字、采取“強刺激”的考慮。——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針對當前的經濟形勢,是用猛藥刺激,還是慢慢調養,此前各方曾有猜測。


在博鰲,李克強給出了答案。“我們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的強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長期發展,努力實現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昨天,李克強又重申,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會改變,也沒有擴大赤字、采取“強刺激”的考慮。


事實上,在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李克強就曾詳解去年的“成功經驗”。


去年上半年,出口大幅波動,經濟持續下行,中國堅持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不擴大赤字,不超發貨幣,而是增加有效供給,釋放潛在需求,保障經濟運行不滑出合理區間,成為穩中向好的關鍵一招。


如今,類似情形再現。這成為李克強和同事們面臨的又一道考題。


在博鰲,李克強用16個字概括應對策略:冷靜觀察、保持定力、未雨綢繆、主動作為。在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又說了16個字:保持定力、奮發有為、敢于擔當、真抓實干。


定力、有為,依然是李克強的關鍵詞。


李克強所說的“有為”,旨在釋放三大動力:“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向東解讀說,現在宏觀調控,既要著眼于總量的平衡,更要注重結構的優化。


昨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程,都與此相關。部署落實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確定了金融服務三農發展的措施,并且決定延續和完善支持和促進創業就業的稅收政策。


這與2日的常務會一脈相承。那次會議,意圖減輕稅負、助力小微企業成長,同時宣布加快棚戶區改造和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


輿論將這些舉措視為政府出臺新一輪經濟刺激措施。相比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4萬億大規模投資,這幾項措施相當微小。


在向東看來,中國完全可以通過增量存量的政策調整,把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


這些舉措也得到國際輿論贊賞,英國《衛報》發文稱,中國政策制定者選擇了利用更小、更精巧的救濟方法。大規模消費和借貸雖然可以讓經濟很快恢復,但是容易導致信貸膨脹。


有分析人士概括說,李克強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就是“不刺激、去杠桿和調結構”,這是一位經濟學博士背景的大國總理對中國經濟開出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