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杭州上海廣州或引樓市降價潮
發布日期:2014-3-17 8:57:25 瀏覽次數:963次 【關閉窗口】
以往樓市邁入3月即迎來小陽春,但從杭州、上海、廣州三市的反應來看,樓市“小陽春”成色不足,特別是隨著近期看空樓市呼聲高漲,加之信貸持續收緊,可能會引爆樓市降價潮。這是否意味著國內房價一路走高的態勢開始扭轉,到了該買房的時候了嗎?
杭州、上海、廣州拉響樓市警報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目前, 杭州市商戶型房產數量庫存高達44萬套,房價跌落至全國第七位,其中,有6個樓盤的價格,平均每平方米下降了3400元到5000元不等,而這還有可能進一步引爆杭州商住房的降價潮。
此外,據搜房網數據,今年3月已過半,上海樓市的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五成以上。與此同時,期內新房供應量達56.6萬平方米,創近五年同期新高,當期供求比為2.5:1。
而來自廣州市國土局的數據顯示,3月1日至7日廣州全市11區共計銷售一手住宅1340套,環比下跌41%,平均售價為11987元人民幣/平方米,環比下跌26%。特別是海珠區,銷量環比下跌至86%。
各地均有降價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減少,下降的城市個數增加,環比漲幅總體穩中有降。與此同時,今年1月,全國2 5個三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創6個月新低,14個四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創下11個月新低。通過媒體對多個三四線城市的走訪調查,發現三四線城市房價下降已現端倪。
繼杭州樓盤降價后,江蘇常州“雅居樂星河灣”樓盤被爆單價直降50 0 0元,而去年12月14日首次開盤時,預售均價13000元/平方米,加上精裝5000元/平方米,價格高達18000元/平方米,目前的價格相當于打了近6折。山東濰坊眾多樓盤也開始了“價格大戰”,某樓盤最高優惠20萬元;有的從9.7折、9.8折的常規折扣降至9.3折、9.5折;更有甚者,少數樓盤推出了首付1成的優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監事梅興保在“兩會”前就目前房地產走勢問題表示,房地產系統性的風險目前還難以判斷,個別地方以及一些三四線城市,由于土地優惠政策,引起了一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商蜂擁而至,可能會導致分層次、分地域的緊張或崩盤。
外來人口少的城市更危險
業內人士指出,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依靠行政、經濟、教育等資源,吸引了一大批外來人口,樓市的需求量大,基本可以實現供需平衡。而三四線城市人口本來就少,年輕人因為求職、上學等原因,選擇去一二線城市尋求發展,因此多數地區呈現人口流出的現象。加之“新城”建設導致開發商過度開發,造成三四線城市房屋存量過大。在庫存的壓力下,崩盤的案例將會增加。
另外,意識到市場風險的大型開發商開始從三四線城市撤離,投資房地產資金的撤出,最終將會導致房價下跌,也可能使部分城市出現爛尾樓。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拐點可能真的到了。
杭州、上海、廣州拉響樓市警報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目前, 杭州市商戶型房產數量庫存高達44萬套,房價跌落至全國第七位,其中,有6個樓盤的價格,平均每平方米下降了3400元到5000元不等,而這還有可能進一步引爆杭州商住房的降價潮。
此外,據搜房網數據,今年3月已過半,上海樓市的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五成以上。與此同時,期內新房供應量達56.6萬平方米,創近五年同期新高,當期供求比為2.5:1。
而來自廣州市國土局的數據顯示,3月1日至7日廣州全市11區共計銷售一手住宅1340套,環比下跌41%,平均售價為11987元人民幣/平方米,環比下跌26%。特別是海珠區,銷量環比下跌至86%。
各地均有降價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減少,下降的城市個數增加,環比漲幅總體穩中有降。與此同時,今年1月,全國2 5個三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創6個月新低,14個四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創下11個月新低。通過媒體對多個三四線城市的走訪調查,發現三四線城市房價下降已現端倪。
繼杭州樓盤降價后,江蘇常州“雅居樂星河灣”樓盤被爆單價直降50 0 0元,而去年12月14日首次開盤時,預售均價13000元/平方米,加上精裝5000元/平方米,價格高達18000元/平方米,目前的價格相當于打了近6折。山東濰坊眾多樓盤也開始了“價格大戰”,某樓盤最高優惠20萬元;有的從9.7折、9.8折的常規折扣降至9.3折、9.5折;更有甚者,少數樓盤推出了首付1成的優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銀行監事梅興保在“兩會”前就目前房地產走勢問題表示,房地產系統性的風險目前還難以判斷,個別地方以及一些三四線城市,由于土地優惠政策,引起了一些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商蜂擁而至,可能會導致分層次、分地域的緊張或崩盤。
外來人口少的城市更危險
業內人士指出,北上廣這類一線城市,依靠行政、經濟、教育等資源,吸引了一大批外來人口,樓市的需求量大,基本可以實現供需平衡。而三四線城市人口本來就少,年輕人因為求職、上學等原因,選擇去一二線城市尋求發展,因此多數地區呈現人口流出的現象。加之“新城”建設導致開發商過度開發,造成三四線城市房屋存量過大。在庫存的壓力下,崩盤的案例將會增加。
另外,意識到市場風險的大型開發商開始從三四線城市撤離,投資房地產資金的撤出,最終將會導致房價下跌,也可能使部分城市出現爛尾樓。三四線城市的樓市拐點可能真的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