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強內核、優主業、嚴監管 全國性AMC將提升化險紓困質效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促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質量發展提升監管質效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對此,5家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均表示,將深入踐行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時代使命。
構建“1+N”行業監管體系
AMC是金融化險紓困的“主力軍”。目前,共有5家全國性AMC,分別為中國中信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華融)、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回溯歷史來看,前4家AMC成立于20世紀90年代末,最初的使命是化解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推動金融體系改革。2022年,中國華融加入中信集團,并更為現名。銀河資產成立于2021年,為中央匯金參股、控股機構。
2024年1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管理辦法要求AMC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金融救助和逆周期調節的功能作用。管理辦法連同指導意見,構成了不良資產行業的主要監管制度體系。
長城資產表示,指導意見的出臺進一步建立健全了資產公司“1+N”監管制度體系,明確了資產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和配套舉措。中國中信金融資產認為,指導意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勾畫出清晰路徑。中國東方稱,指導意見具有很強的系統性、指導性和針對性。
銀河資產表示,自2021年正式展業以來,始終把“高質量發展”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要義。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為銀河資產深化轉型、探索新路提供了重要契機。
“管理辦法側重于對業務的嚴監管,指導意見則明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發展導向。”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楊海平表示,兩個文件相輔相成,引導AMC圍繞功能定位,在風險化解主戰場發揮“禿鷲”投資者作用,助力盤活不良資產,加快風險出清,通過更高效地服務重點風險化解,進而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要充分發揮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新時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功能,更好地幫助實體企業應對挑戰,制定一個系統全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展不良資產的主責主業,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面臨新的轉型時期,必要而迫切。
當好風險化解“主力軍”
AMC不斷豐富職能,逐漸從單一的不良資產處置,擴展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領域,包括投資、證券化、債轉股等。在政策引導下,AMC立足功能定位,更加聚焦主責主業。
當前,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加速,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性日漸突出,AMC領域迎來全新機遇。
中國中信金融資產認為,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破產重整、房地產紓困、國企改革等均是萬億級潛力市場,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重要的業務“藍海”。下一步,將當好防范化解風險“國家隊”“主力軍”,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強國建設。
今年2月,中國東方、信達資產、長城資產等3家AMC已經整合到中央匯金公司旗下。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股權劃轉完成,行業格局將趨于穩定,也對AMC支持化險紓困提出更高要求。
“以股權劃轉為契機,中國長城資產改革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指導意見的出臺對可持續健康發展給予了有力政策支撐。”長城資產稱。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表示,3家AMC劃入中央匯金有助于進一步理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提升其資本實力,化解存量風險,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中國信達表示,將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改革轉型,強化風險防控,持續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質量發展之路,以防范化解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的實干實績,為加快推進金融強國建設作出新貢獻。
在曾剛看來,監管體系對AMC明確了“強內核、優主業、嚴監管”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同時回應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的核心命題。從落地實施角度而言,高效配套政策和監管執行力將決定其實際效果。此外,公司自主改革力度以及對市場變化的靈活應對也是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