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工信部:我國算力總規模世界第二 將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發布日期:2023-3-8 9:47:10 瀏覽次數:777次 【關閉窗口】
3月1日下午,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繼續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介紹“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強做優做大實體經濟”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會上,金壯龍提到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網絡,全國在用數據中心超過65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同時表示將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
我國移動網絡全球規模最大
算力總規模位居第二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數字經濟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正加速發展。金壯龍介紹,目前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千兆接入能力覆蓋所有地級市。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設開通了5G基站231萬個,實現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全國在用數據中心超過65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去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了營業收入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到了10.8萬億元。同時,在數字化方面,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了58.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了77%。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了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了240個。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介紹,在移動物聯網方面,目前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8.45億戶,占全球總連接數的70%以上,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率先實現了“物超人”的國家。
數實融合前景廣闊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正深刻改變經濟形態、制造方式和企業組織模式。金壯龍說道,“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我國工業經濟規模大、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將錨定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戰略目標,以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和應用拓展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數實融合發展,金壯龍表示將主要從網絡平臺、數字產業、融合發展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扎實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將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引導各地、各企業加快建設投資力度,加快5G、千兆光網的深度覆蓋。研究制定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行動計劃,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泛,進一步深化網絡共建共享,大力推進5G技術應用、產品應用成果融入到我們經濟社會的各行各業!贬槍π滦突A設施建設,田玉龍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我國”東數西算“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逐步構建了”算、存、運“一體化的算力基礎設施應用體系。后續,我們要加大支持算力基礎設施強算賦能,打造云網融合、算網一體的網絡架構和算力供給體系。”
二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將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超高清顯示等產業水平。推動集成電路和工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特色軟件學院,創建一批中國軟件名園。
三是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制定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推進5G揚帆行動計劃,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園區推廣應用,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實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計劃和標準領航行動,建設一批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發展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到了將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并指出,要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員、數字政府與數字經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顏昕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經濟是虛實結合,基礎設施在數字經濟相關規劃中一直備受重視,發揮著底座支撐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技術落實和數據要素發揮作用的物質載體。”
聚焦5G、人工智能等領域
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興產業的發展和未來產業的布局十分重要。金壯龍表示,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將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不斷豐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擴大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建設布局。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物聯網產業規;⒓s化發展。同時,他強調未來產業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我國移動網絡全球規模最大
算力總規模位居第二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數字經濟作為其中重要的一環,正加速發展。金壯龍介紹,目前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移動通信網絡,千兆接入能力覆蓋所有地級市。截至2022年底,累計建設開通了5G基站231萬個,實現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全國在用數據中心超過65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去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了營業收入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到了10.8萬億元。同時,在數字化方面,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了58.6%,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了77%。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了45個國民經濟大類,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了240個。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介紹,在移動物聯網方面,目前我國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8.45億戶,占全球總連接數的70%以上,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率先實現了“物超人”的國家。
數實融合前景廣闊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正深刻改變經濟形態、制造方式和企業組織模式。金壯龍說道,“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我國工業經濟規模大、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融合發展前景廣闊。我們將錨定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戰略目標,以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和應用拓展為主攻方向,加大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發展!為了更好地促進數實融合發展,金壯龍表示將主要從網絡平臺、數字產業、融合發展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扎實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將深入實施千兆城市建設行動,引導各地、各企業加快建設投資力度,加快5G、千兆光網的深度覆蓋。研究制定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行動計劃,加強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持續提升5G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泛,進一步深化網絡共建共享,大力推進5G技術應用、產品應用成果融入到我們經濟社會的各行各業!贬槍π滦突A設施建設,田玉龍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道,“我國”東數西算“工程已經全面啟動,逐步構建了”算、存、運“一體化的算力基礎設施應用體系。后續,我們要加大支持算力基礎設施強算賦能,打造云網融合、算網一體的網絡架構和算力供給體系。”
二是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將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發展,引導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通信設備、核心電子元器件、超高清顯示等產業水平。推動集成電路和工業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特色軟件學院,創建一批中國軟件名園。
三是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研究制定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推進5G揚帆行動計劃,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園區推廣應用,打造一批5G全連接工廠。實施智能制造合作伙伴計劃和標準領航行動,建設一批全球領先的智能工廠、智慧供應鏈,發展服務型制造等新模式新業態。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到了將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并指出,要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大力推進北斗規模應用。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促進東西部算力高效互補和協同聯動,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整體提升應用基礎設施水平,加強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華南師范大學法學院研究員、數字政府與數字經濟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顏昕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經濟是虛實結合,基礎設施在數字經濟相關規劃中一直備受重視,發揮著底座支撐作用。數字基礎設施是數字技術落實和數據要素發揮作用的物質載體。”
聚焦5G、人工智能等領域
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興產業的發展和未來產業的布局十分重要。金壯龍表示,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將聚焦5G、人工智能、生物制造、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不斷豐富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擴大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新興產業領域的建設布局。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推動物聯網產業規;⒓s化發展。同時,他強調未來產業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實現引領發展的重要抓手,將研究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領域,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