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央行就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答記者問:重點投向三類項目
發布日期:2022-7-11 9:59:55 瀏覽次數:833次 【關閉窗口】
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的舉措。今天(7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金融工具相關問題作出回應。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功能和設立背景是什么?
央行表示,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為解決重大項目資本金到位難等問題,人民銀行支持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金融工具,規模共3000億元,用于補充投資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該工具作為階段性舉措,有利于滿足重大項目資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撬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盡快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實物工作量。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資的方向是什么?
央行表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運用金融工具,重點投向三類項目:一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明確的五大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分別為交通水利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二是重大科技創新等領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資的項目。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資把握的原則是什么?
央行表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資應把握以下原則:一是按市場化原則,依法合規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保本微利,投資規模要與項目收益相平衡。二是投資項目既要有較強的社會效益,也要有一定的經濟可行性。三是只做財務投資行使相應股東權利,不參與項目實際建設運營。四是按照市場化原則確定退出方式。
同時,央行提到,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需要中央各部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共同發力,分工合作。資金方面,人民銀行牽頭支持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中央財政按實際股權投資額予以適當貼息,貼息期限2年。項目方面,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方、中央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形成足夠多的備選項目清單,由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通過金融工具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選擇投資。對于投資的項目,發展改革委選送有關部門,加強用地、環評等開工要素保障。監管方面,督促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做好工具運營、投后管理、風險控制等相關工作。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什么作用?
對此,央行表示,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項目融資支持,有利于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條件下,引導金融機構發放中長期低成本配套貸款,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助力實現擴投資、帶就業、促消費綜合效應,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功能和設立背景是什么?
央行表示,今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經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為解決重大項目資本金到位難等問題,人民銀行支持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金融工具,規模共3000億元,用于補充投資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該工具作為階段性舉措,有利于滿足重大項目資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撬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盡快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實物工作量。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資的方向是什么?
央行表示,政策性、開發性銀行運用金融工具,重點投向三類項目:一是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明確的五大基礎設施重點領域,分別為交通水利能源等網絡型基礎設施、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礎設施、高標準農田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國家安全基礎設施。二是重大科技創新等領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投資的項目。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資把握的原則是什么?
央行表示,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資應把握以下原則:一是按市場化原則,依法合規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保本微利,投資規模要與項目收益相平衡。二是投資項目既要有較強的社會效益,也要有一定的經濟可行性。三是只做財務投資行使相應股東權利,不參與項目實際建設運營。四是按照市場化原則確定退出方式。
同時,央行提到,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需要中央各部門之間、中央和地方之間共同發力,分工合作。資金方面,人民銀行牽頭支持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中央財政按實際股權投資額予以適當貼息,貼息期限2年。項目方面,發展改革委會同各地方、中央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形成足夠多的備選項目清單,由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通過金融工具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選擇投資。對于投資的項目,發展改革委選送有關部門,加強用地、環評等開工要素保障。監管方面,督促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做好工具運營、投后管理、風險控制等相關工作。
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對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什么作用?
對此,央行表示,通過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項目融資支持,有利于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發貨幣條件下,引導金融機構發放中長期低成本配套貸款,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助力實現擴投資、帶就業、促消費綜合效應,穩定宏觀經濟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