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致視點 > 詳情 博致視點
證監會:積極發揮資本市場優勢服務脫貧攻堅
發布日期:2019-10-15 9:29:58 瀏覽次數:1091次 【關閉窗口】
10月14日,由中國證監會主辦的國家扶貧日“資本市場脫貧攻堅論壇”在京舉行,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趙爭平在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證監會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擺在突出位置,將脫貧攻堅作為重要的政治責任,作為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積極探索發揮資本市場優勢服務脫貧攻堅的制度機制和辦法舉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有關方面的肯定和好評。
趙爭平表示,在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方面,證監會不斷健全市場化“造血”機制。堅決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引導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等各類生產要素廣泛參與脫貧攻堅,通過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帶活一方經濟。
具體來看,一是加強政策引導,促進資本向貧困地區集聚。利用發行上市、并購重組等市場化機制,促進發達地區的資金、人才、技術流向貧困地區,重點解決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資本進不去、留不住、不活躍”等問題;二是優化“綠色通道”政策,促進貧困地區優勢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業通過“綠色通道”政策首發上市,累計募資74億元,另有66家擬上市企業正在籌備上市工作;三是發揮期貨市場在穩定農業生產、助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促進農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陸續開發和上市了蘋果、紅棗等適合貧困地區大規模種植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和棉花、天然橡膠等農產品期權品種。
趙爭平指出,證監會注重強化責任擔當,完善定點幫扶長效機制。證監會定點幫扶6個省區的9個縣,定點扶貧縣數量在中央國家機關中位居前列。通過持續努力,證監會連續兩年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定點扶貧的6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主任羅紅生在會上表示,各期貨交易所、期貨業協會、相關證監局利用期貨市場功能,結合各自的職責,重點通過上市涉農期貨品種和“保險+期貨”等方式,推動產業扶貧、專業扶貧和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兩年來,共上市了蘋果、紅棗期貨,以及棉花、玉米、天然橡膠期權等5個涉農期貨期權品種;2016年至2018年“保險+期貨”累計投入3.3億元;推動期貨行業扶貧累計投入3.24億元。
趙爭平表示,在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作用方面,證監會不斷健全市場化“造血”機制。堅決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引導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等各類生產要素廣泛參與脫貧攻堅,通過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帶活一方經濟。
具體來看,一是加強政策引導,促進資本向貧困地區集聚。利用發行上市、并購重組等市場化機制,促進發達地區的資金、人才、技術流向貧困地區,重點解決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的“資本進不去、留不住、不活躍”等問題;二是優化“綠色通道”政策,促進貧困地區優勢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已有13家企業通過“綠色通道”政策首發上市,累計募資74億元,另有66家擬上市企業正在籌備上市工作;三是發揮期貨市場在穩定農業生產、助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促進農產品價格市場化改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陸續開發和上市了蘋果、紅棗等適合貧困地區大規模種植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和棉花、天然橡膠等農產品期權品種。
趙爭平指出,證監會注重強化責任擔當,完善定點幫扶長效機制。證監會定點幫扶6個省區的9個縣,定點扶貧縣數量在中央國家機關中位居前列。通過持續努力,證監會連續兩年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獲得“好”的等次,定點扶貧的6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中國證監會期貨部主任羅紅生在會上表示,各期貨交易所、期貨業協會、相關證監局利用期貨市場功能,結合各自的職責,重點通過上市涉農期貨品種和“保險+期貨”等方式,推動產業扶貧、專業扶貧和精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兩年來,共上市了蘋果、紅棗期貨,以及棉花、玉米、天然橡膠期權等5個涉農期貨期權品種;2016年至2018年“保險+期貨”累計投入3.3億元;推動期貨行業扶貧累計投入3.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