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前三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2.8% 我國外貿仍然保持較強韌勁
發布日期:2019-10-15 9:26:47 瀏覽次數:941次 【關閉窗口】
海關總署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2.9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其中,出口12.48萬億元,增長5.2%;進口10.43萬億元,下降0.1%;貿易順差2.05萬億元,進一步擴大。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但我國外貿仍然保持了較強的韌勁,國內經濟總體平穩、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市場多元化成效明顯等因素都支持了我國外貿的平穩運行。”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5%,高出外貿整體增速6.7個百分點;中國與非洲貿易額同比增長7.5%,高出外貿整體增速4.7個百分點。李魁文稱,上述市場的增長有力支撐了我國外貿整體增長。
外貿政策方面,去年以來,我國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兩次下調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我國外貿經營企業的數量不降反增,前三季度有進出口記錄的企業數量達到46.4萬家,同比增長5.9%。
進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也是我國外貿韌性的表現之一。前三季度我國部分先進技術產品的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如渦輪噴氣發動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件的進口分別增長23.2%、14.6%。太陽能電池、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值分別增長55.6%、17.5%。此外,企業加快出口產品品牌建設效果有所顯現,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增長12.9%。
不過,單就9月數據看,外貿增速轉負,進口降幅更大。9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8萬億元,下降3.3%。其中,出口1.53萬億元,下降0.7%;進口1.25萬億元,下降6.2%。
中信建投的宏觀團隊分析認為,基數效應對今年9月出口同比增速的拖累作用明顯,10月份同比基數的走低可能對出口增速起到上拉作用。
“當前美歐經濟景氣度進一步下降,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連續8個月在榮枯線以下,中國制造業已連續5個月在榮枯線以下,內外需持續疲弱也是進出口降幅擴大的重要原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劉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他認為,對未來我國外貿發展不宜過度悲觀,一是中國產品競爭力較強,具有快速轉向的能力;二是市場多元化成效明顯,對歐盟、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三是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李魁文也表示,未來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韌性強,外貿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加快的總趨勢沒有改變,全年外貿將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但我國外貿仍然保持了較強的韌勁,國內經濟總體平穩、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市場多元化成效明顯等因素都支持了我國外貿的平穩運行。”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5%,高出外貿整體增速6.7個百分點;中國與非洲貿易額同比增長7.5%,高出外貿整體增速4.7個百分點。李魁文稱,上述市場的增長有力支撐了我國外貿整體增長。
外貿政策方面,去年以來,我國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兩次下調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我國外貿經營企業的數量不降反增,前三季度有進出口記錄的企業數量達到46.4萬家,同比增長5.9%。
進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也是我國外貿韌性的表現之一。前三季度我國部分先進技術產品的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如渦輪噴氣發動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件的進口分別增長23.2%、14.6%。太陽能電池、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值分別增長55.6%、17.5%。此外,企業加快出口產品品牌建設效果有所顯現,前三季度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增長12.9%。
不過,單就9月數據看,外貿增速轉負,進口降幅更大。9月當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78萬億元,下降3.3%。其中,出口1.53萬億元,下降0.7%;進口1.25萬億元,下降6.2%。
中信建投的宏觀團隊分析認為,基數效應對今年9月出口同比增速的拖累作用明顯,10月份同比基數的走低可能對出口增速起到上拉作用。
“當前美歐經濟景氣度進一步下降,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連續8個月在榮枯線以下,中國制造業已連續5個月在榮枯線以下,內外需持續疲弱也是進出口降幅擴大的重要原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劉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但他認為,對未來我國外貿發展不宜過度悲觀,一是中國產品競爭力較強,具有快速轉向的能力;二是市場多元化成效明顯,對歐盟、東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三是穩外貿政策效應持續釋放,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李魁文也表示,未來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韌性強,外貿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加快的總趨勢沒有改變,全年外貿將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