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致視點 > 詳情 博致視點
一季度多項宏觀指標超預期 中國經濟“提質”步穩蹄疾
發布日期:2019-4-18 9:05:56 瀏覽次數:878次 【關閉窗口】
超預期!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6.4%,扭轉了去年逐季回落的勢頭,尤其是3月份投資、消費、出口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集體回升,工業生產增速更創下逾4年半高點。
在增速企穩的同時,經濟“提質”步伐也在加快。消費繼續制霸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服務業占比繼續提高,高技術制造業生產及投資數據均優于整體工業水平。
主要指標集體回升助力經濟企穩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增速與去年四季度持平,但好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6.2%。“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表現出經濟增長的韌性。”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齊發力。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較上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回升;消費同比增長8.3%,較1-2月累計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展現向好趨勢;出口增速6.7%,一改前兩個月負增長的頹勢。
“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的反彈,成為帶動整體投資穩步回升的關鍵。”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隨著加大基建補短板領域投資力度,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預計二季度之后基建投資增長有望繼續提速。步入3月份,各項經濟指標更是強勁反彈。3月份消費增速攀至5個月新高的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創下逾4年半以來新高。“受春節假期結束企業生產恢復的影響,3月PMI反彈力度強于過往幾年,出口情況同樣表現較好,疊加發電耗煤的上漲,生產端復工超出市場預期。”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說。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指出,一季度經濟運行比較平穩,特別是3月份多數指標好于預期,市場預期仍在改善,積極因素逐漸增多。
經濟“提質”步伐不減
經濟增速越走越穩了,經濟“提質”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昨日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都足以印證。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3%,增速比整體投資分別快5.1和13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升至2013年以來的次高點。在程實看來,中國經濟結構加速優化,制造業和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勢頭增強,正在培育新的結構性機遇,經濟“提質”步伐有望行穩致遠。從產業結構來看,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7.3%,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從需求結構來看,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繼續擔當經濟增長第一引擎。“這些年消費的貢獻率基本穩定在60%左右,季度之間有的季度是70%多,甚至接近8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在不斷鞏固。”毛盛勇強調。
最新的數據也確認了一個趨勢:消費升級的步伐還在繼續往前走。
據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程實分析說,隨著大城市落戶限制的放松,新型城鎮化有望加速推進,不僅將拉動與住房、汽車相關的商品消費需求,也將為文體娛樂、旅游、教育等服務消費注入新動力。
積極因素仍會加速釋放
經濟穩了,信心強了,預期改善了。在毛盛勇看來,這些都得益于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六穩”政策、逆周期調節政策陸續推出,逐步落地生根。年初以來,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持續發力。一季度財政支出增速明顯加快,提前下達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39萬億元,包括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在內的一系列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陸續推出。
連平認為,未來政策調節的積極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隨著積極因素的增多,二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略有加快,全年經濟增速有望落在6%-6.5%目標區間的上限。
消費引擎的點燃將為穩增長帶來超預期動力。程實表示,從二季度開始,居民消費能力有望穩步回升,加之減稅降費政策紅利,二季度末至三季度,以消費行業為先導,企業盈利有望企穩反彈。
在增速企穩的同時,經濟“提質”步伐也在加快。消費繼續制霸經濟增長第一動力,服務業占比繼續提高,高技術制造業生產及投資數據均優于整體工業水平。
主要指標集體回升助力經濟企穩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4%,增速與去年四季度持平,但好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6.2%。“一季度經濟增速超預期,表現出經濟增長的韌性。”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齊發力。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3%,較上年全年加快0.4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回升;消費同比增長8.3%,較1-2月累計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展現向好趨勢;出口增速6.7%,一改前兩個月負增長的頹勢。
“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的反彈,成為帶動整體投資穩步回升的關鍵。”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上證報記者分析稱,隨著加大基建補短板領域投資力度,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預計二季度之后基建投資增長有望繼續提速。步入3月份,各項經濟指標更是強勁反彈。3月份消費增速攀至5個月新高的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創下逾4年半以來新高。“受春節假期結束企業生產恢復的影響,3月PMI反彈力度強于過往幾年,出口情況同樣表現較好,疊加發電耗煤的上漲,生產端復工超出市場預期。”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說。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指出,一季度經濟運行比較平穩,特別是3月份多數指標好于預期,市場預期仍在改善,積極因素逐漸增多。
經濟“提質”步伐不減
經濟增速越走越穩了,經濟“提質”的步伐也越來越快。
昨日統計局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都足以印證。一季度,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4%,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3%,增速比整體投資分別快5.1和13個百分點。同時,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升至2013年以來的次高點。在程實看來,中國經濟結構加速優化,制造業和服務業高端化發展勢頭增強,正在培育新的結構性機遇,經濟“提質”步伐有望行穩致遠。從產業結構來看,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7.3%,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從需求結構來看,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繼續擔當經濟增長第一引擎。“這些年消費的貢獻率基本穩定在60%左右,季度之間有的季度是70%多,甚至接近8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在不斷鞏固。”毛盛勇強調。
最新的數據也確認了一個趨勢:消費升級的步伐還在繼續往前走。
據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占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程實分析說,隨著大城市落戶限制的放松,新型城鎮化有望加速推進,不僅將拉動與住房、汽車相關的商品消費需求,也將為文體娛樂、旅游、教育等服務消費注入新動力。
積極因素仍會加速釋放
經濟穩了,信心強了,預期改善了。在毛盛勇看來,這些都得益于一系列重大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六穩”政策、逆周期調節政策陸續推出,逐步落地生根。年初以來,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持續發力。一季度財政支出增速明顯加快,提前下達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39萬億元,包括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在內的一系列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陸續推出。
連平認為,未來政策調節的積極效應還將進一步顯現。隨著積極因素的增多,二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略有加快,全年經濟增速有望落在6%-6.5%目標區間的上限。
消費引擎的點燃將為穩增長帶來超預期動力。程實表示,從二季度開始,居民消費能力有望穩步回升,加之減稅降費政策紅利,二季度末至三季度,以消費行業為先導,企業盈利有望企穩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