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央企改革兩條線索
發布日期:2017-8-7 9:27:00 瀏覽次數:841次 【關閉窗口】
下半年央企改革落地將加快。從時間表劃定來看,下半年將是政策的密集“落地窗口期”。2017年央企改革重心明確為“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其中混改試點和央企兼并重組分別明確時間表,正從頂層設計階段加快邁入微觀實施階段下半年央企改革的兩條線索:央企重組和混改。
線索一:從供給側改革看央企重組方向,重點關注煤電等領域。加快央企兼并重組是去產能重要且有效的推進手段。一方面,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看,產能過剩多數集中在國家經濟支柱型行業(如鋼鐵、煤炭、電力等),其中央企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是改革的重點;另一方面,從央企改革角度看,央企由于人員眾多、牽涉面較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的難度更大,從央企層面率先去產能有望形成示范效應。從去產能目標和空間看,煤電有望成為下一步央企重組的重點領域。
線索二:公司制改制為混改減少阻礙,七大壟斷領域仍是重點。截至2016年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超過92%,省級國資國企改制面超90%,但由于改制成本高、耗時長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改制工作進度。目前101戶中央企業中,仍有69戶集團公司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資產總額7.97萬億元;近5萬戶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中,仍有約3200戶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資產總額5.66萬億元。而國務院辦公廳已經明確2017年年底前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不含中央金融、文化企業)全部改制為公司制企業,央企公司治理體制轉換提速。
從供給側改革和公司制改制兩條線索出發,繼續建議重點關注兼并重組和混改兩大央企改革方向:1、作為去產能的重要途徑,央企重組將緊扣供給側改革,其中,2017年去產能目標考核壓力有望加快煤電行業率先提升行業集中度;2、公司制改制為混改減少阻礙。2017年年底央企全部改制完成后,企業董事會建設將更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運作更高效,公司治理方面的變化將首先利于資產證券化提速,進而利于二級層面混改。
主題策略層面,建議重點關注下半年兼并重組和混改落地可能性較大的央企:一,在央企重組與供給側改革政策共振視角下,煤電領域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可能性較高,利好大型發電集團。二,當前混改“實質性”推進的重點仍然集中在電力、鐵路、石油、天然氣、民航、軍工、電信等七大壟斷領域,尤其關注央企“網狀”類壟斷資產,公司制改革完成后股東價值將快速提升。
線索一:從供給側改革看央企重組方向,重點關注煤電等領域。加快央企兼并重組是去產能重要且有效的推進手段。一方面,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看,產能過剩多數集中在國家經濟支柱型行業(如鋼鐵、煤炭、電力等),其中央企占據較高的市場份額,是改革的重點;另一方面,從央企改革角度看,央企由于人員眾多、牽涉面較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的難度更大,從央企層面率先去產能有望形成示范效應。從去產能目標和空間看,煤電有望成為下一步央企重組的重點領域。
線索二:公司制改制為混改減少阻礙,七大壟斷領域仍是重點。截至2016年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超過92%,省級國資國企改制面超90%,但由于改制成本高、耗時長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改制工作進度。目前101戶中央企業中,仍有69戶集團公司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資產總額7.97萬億元;近5萬戶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中,仍有約3200戶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資產總額5.66萬億元。而國務院辦公廳已經明確2017年年底前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不含中央金融、文化企業)全部改制為公司制企業,央企公司治理體制轉換提速。
從供給側改革和公司制改制兩條線索出發,繼續建議重點關注兼并重組和混改兩大央企改革方向:1、作為去產能的重要途徑,央企重組將緊扣供給側改革,其中,2017年去產能目標考核壓力有望加快煤電行業率先提升行業集中度;2、公司制改制為混改減少阻礙。2017年年底央企全部改制完成后,企業董事會建設將更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運作更高效,公司治理方面的變化將首先利于資產證券化提速,進而利于二級層面混改。
主題策略層面,建議重點關注下半年兼并重組和混改落地可能性較大的央企:一,在央企重組與供給側改革政策共振視角下,煤電領域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可能性較高,利好大型發電集團。二,當前混改“實質性”推進的重點仍然集中在電力、鐵路、石油、天然氣、民航、軍工、電信等七大壟斷領域,尤其關注央企“網狀”類壟斷資產,公司制改革完成后股東價值將快速提升。
上一篇:新疆“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