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非銀機構“去杠桿”提速 多家券商上報風險管理方案

發布日期:2017-3-22 15:07:54  瀏覽次數:807次  【關閉窗口】
    季末的這場流動性壓力,讓非銀機構自營及資管產品去杠桿的壓力進一步升溫;與此同時,也給部分機構的全面風險管理敲響了新的警鐘。

    非銀機構的“去杠桿”,或正因一場季度末的資金緊張而變得更加重要。

   近來,“漲價”這可能是同業資金市場趨緊后,存單發行或資管機構推介債券配資時,所提到最多的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不同機構間的資金緊張形勢并不對稱。其中,相比存款類機構資金價格的有所上揚,券商、債券資管產品等代表非銀行類金融機構(下稱非銀機構)資金緊張形勢則更為嚴峻。
    分析人士指出,導致當下不同類型機構資金不對稱趨緊,一方面來自于存款類機構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的季末從嚴,而另一方面或抑成為政策促使資金脫虛向實的一個條件反射,即政策掣肘存款類機構向非銀機構的“輸血”。
    而季末的這場流動性壓力,讓非銀機構自營及資管產品去杠桿的壓力進一步升溫;與此同時,也給部分機構的全面風險管理敲響了新的警鐘。
    非銀機構承壓
    非銀機構的資金狀況正在季末的這場流動性緊縮中承受著更為明顯的壓力。例如在3月20日,上交所質押式協議回購7日利率收于6.1%,創下了2016年底國海證券事件以來的新高。
    此外,一些資管產品的委外報價上漲,亦成為非銀機構壓力上升的另一表現,3月份,東南一家券商資管分公司旗下6個月至1年期委外產品報價分別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交易人士認為,非銀機構的資金壓力,主要和商業銀行的資金供給減少有關。
    “之前給非銀機構做融資的主要還是以中小銀行機構為主,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從嚴的這個過程中,小行也擔心被監管部門處罰,因此收緊了對非銀機構的融出。”南方一家中型公募貨基交易員表示,“所以目前的資金緊張一方面體現在中小銀行的跨季層面,另一方面則是非銀機構拿不到錢所助推的。”
    在天風證券固收分析師孫彬彬看來,非銀機構對資金緊縮的防御力較小,正是引發資金從緊的導火索之一。“市場(尤其是非銀機構)對于各種資金面沖擊的抵抗能力相對下降,一有風吹草動便容易形成緊張局面。”
    對此,繼市場經過2015年股指震蕩和2016年底的國海事件的劫難后,流動性風險也在部分非銀機構的風控中被放在愈加重要的地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3月17日至20日期間,華龍、東海、中原等多家券商制定有關落實全面風險管理的報告及方案,并向監管部門進行上報;其中對流動性風險的預防也成為當中的重要內容。
    “去杠桿”需求陡升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中也出現了一些產品類非銀機構的短期拆出現象。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部分非銀機構的短拆目標仍是同類機構,其最高時報價甚至一度達10%。
    “20號這天資金特別緊,這讓20號、21號兩天的非銀拆出價格一般達到了6.5%以上,一家資管的隔夜資金給到了8%。”前述貨幣基金交易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整體利率中樞觀察,該類現象并不具有普遍性,而在銀行資金抽血的情況下,非銀機構的資金緊張程度仍然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
    “能在此時放款的還是少數,說明之前已經降了杠桿并持有一定現金,或者成立不久來套利的,固收投資目前整體仍然是一個去杠桿、縮表的過程,”前述券商資管負責人強調,“但大部分的產品和非銀機構仍有著相對較高的杠桿比例,資金緊張帶來的去杠桿壓力還是非常明顯的。”
    另據部分交易人士透露,一些非銀機構和資管產品為緩解資金狀況,也在向外報價出售債券資產。“目前也有不少機構在出債券,現在看到比較多的是ABS(資產支持證券),還有私募ABS的優先級。”上述交易員表示。
    事實上,此輪資金緊張周期,也有望對非銀機構的去杠桿形成促進作用。
    “我覺得這是監管層在積極穩妥去杠桿的一個表現,”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基金子公司高管指出,“非銀機構在特定時點資金從緊之后,就會意識到流動性風險的問題,進而主動配合降杠桿。”
    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強化指標監管來掣肘銀行資金流入非銀機構,一方面能夠對交叉性金融風險、影子銀行問題形成整體遏制作用,另一方面也將給非銀機構的流動性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新的考核其實是管住銀行資金的出表問題,而大資管的統一規范則是針對通道層面的約束,兩者在調控上具有呼應性,”上述高管認為,“這輪錢荒的主要原因雖然是因為季末考核,但背后仍然有‘金融去杠桿’的政策表達。”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此次資金面緊張具有短期性,而監管層同樣也有“穩杠桿”的政策訴求。
    “不可忽視央行‘穩杠桿’的政策基調,預計央行可能會增加OMO或者MLF投放,以改善市場流動性分析和引導機構的流動性預期。”招商證券固收分析師周岳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