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致視點 > 詳情 博致視點
專家預計1月CPI同比增速上升 PPI仍處向上趨勢
發布日期:2017-2-7 9:56:47 瀏覽次數:921次 【關閉窗口】
1月份CPI、PPI和進出口數據將于近日陸續發布。業內人士預計,1月CPI同比增速較上月有所提高,在2.4%左右;PPI方面,預計同比增長6.6%左右,短期內或繼續上揚。在進出口數據上,當前美國和歐洲經濟指標向好,外需疲弱狀態有所改善,但春節淡季則對1月進口量有所影響。
CPI同比增速或上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高頻數據顯示1月中上旬豬肉和蔬菜價格環比漲幅均有所擴大。因此,1月食品價格環比可能高于上月。此外,在春節因素的影響下,1月旅游價格環比可能明顯上漲。總體來看,1月CPI同比增速可能較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達到2.4%。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從國家統計局50個城市主要農副食品平均價格的中上旬高頻數據來看,食品價格的漲幅低于歷史同期春節的漲幅,肉禽價格微漲;由于南方的氣候較為溫暖,鮮菜的漲幅較小;不過小麥采購價格上調支撐面粉漲價,糧食價格上漲較多。預計食品的環比增速為2.5%,非食品環比增速為0.3%,1月CPI環比增速為0.7%。
另外,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認為,油價同比上漲推升CPI中樞可能略有滯后,而服務類價格2017年繼續上漲較為確定。加上1月春節效應可能推升當月環比增速,預計1月CPI同比增速為2.7%,接近全年高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指出,工業出廠產品價格加快上升,帶動非食品價格環比保持微升態勢,同比漲幅在2%到2.3%左右,比上個月略微上升。綜合判斷,1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2%-2.6%之間,取中值為2.4%,比上月有所上升。
PPI仍處向上趨勢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看來,“PPI預計同比上漲6.7%以上。從1月PMI指數看,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2.8%,連續11個月回升。從過往數據看,去年PPI指數11月和12月分別同比上漲3.3%、5.5%,呈現逐漸回升的趨勢。盡管今年1月投資增長數據可能有所回落,但在翹尾因素及慣性作用下PPI仍處于向上趨勢。”
魯政委表示,2017年1月中上旬,主要工業品價格走勢分化。鋼材、煤炭和水泥價格環比均出現小幅下降。布油、銅、瀝青和PTA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但漲幅有所收窄。總體來看,1月PPI環比漲幅或將收窄,同比增速仍將繼續走高。
“短期內PPI可能繼續上揚。”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部分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但也受到環比價格持續上漲的推動,尤其是能源、化工等上游工業品價格,以及家電和機械等下游產成品價格。
中長期來看,李超認為,當前黑色、有色、煤炭、化工產業PPI均已啟動上行,再考慮到當前油價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消化了產油國減產的信息,則2017年一季度PPI將達到全年高點,隨后平緩回落。
連平指出,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經濟增長難以明顯回升,在供求狀況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PPI向CPI的傳導并不暢通;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調節好貨幣閘門,有助于貨幣投放平穩與流動性整體穩定。
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好轉
“出口同比增速為3.3%,進口同比增速為15.4%,貿易順差為450億美元。”謝亞軒認為,一季度中單月的進出口增速往往會受到春節因素和春節時間不同造成較大干擾,今年的春節比去年略早一些,因此預計1月出口會略受影響,2月受影響程度則較去年下降。
李超預計,出口方面,雖然近期全球經濟指標總體好于去年同期,但中國PMI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顯示當期外需對出口的拉動并不明顯;進口方面,去年四季度中國經濟較強,GDP超預期,國內需求將繼續帶動進口。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高于去年同期,致使進口或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劉英稱,“1月份進口數據仍將維持正增長態勢,而出口數據可能并不樂觀。預計中美貿易摩擦會增加,歐洲也處于換屆期,因此,中歐貿易等也難言有較大復蘇,但總體而言,外需是在緩慢復蘇,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和出口正在加速增長。綜合來看,出口仍有下行壓力,但是不排除出口恢復增長。”
CPI同比增速或上升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高頻數據顯示1月中上旬豬肉和蔬菜價格環比漲幅均有所擴大。因此,1月食品價格環比可能高于上月。此外,在春節因素的影響下,1月旅游價格環比可能明顯上漲。總體來看,1月CPI同比增速可能較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達到2.4%。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從國家統計局50個城市主要農副食品平均價格的中上旬高頻數據來看,食品價格的漲幅低于歷史同期春節的漲幅,肉禽價格微漲;由于南方的氣候較為溫暖,鮮菜的漲幅較小;不過小麥采購價格上調支撐面粉漲價,糧食價格上漲較多。預計食品的環比增速為2.5%,非食品環比增速為0.3%,1月CPI環比增速為0.7%。
另外,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超認為,油價同比上漲推升CPI中樞可能略有滯后,而服務類價格2017年繼續上漲較為確定。加上1月春節效應可能推升當月環比增速,預計1月CPI同比增速為2.7%,接近全年高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也指出,工業出廠產品價格加快上升,帶動非食品價格環比保持微升態勢,同比漲幅在2%到2.3%左右,比上個月略微上升。綜合判斷,1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2%-2.6%之間,取中值為2.4%,比上月有所上升。
PPI仍處向上趨勢
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看來,“PPI預計同比上漲6.7%以上。從1月PMI指數看,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2.8%,連續11個月回升。從過往數據看,去年PPI指數11月和12月分別同比上漲3.3%、5.5%,呈現逐漸回升的趨勢。盡管今年1月投資增長數據可能有所回落,但在翹尾因素及慣性作用下PPI仍處于向上趨勢。”
魯政委表示,2017年1月中上旬,主要工業品價格走勢分化。鋼材、煤炭和水泥價格環比均出現小幅下降。布油、銅、瀝青和PTA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但漲幅有所收窄。總體來看,1月PPI環比漲幅或將收窄,同比增速仍將繼續走高。
“短期內PPI可能繼續上揚。”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梁紅認為,部分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但也受到環比價格持續上漲的推動,尤其是能源、化工等上游工業品價格,以及家電和機械等下游產成品價格。
中長期來看,李超認為,當前黑色、有色、煤炭、化工產業PPI均已啟動上行,再考慮到當前油價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消化了產油國減產的信息,則2017年一季度PPI將達到全年高點,隨后平緩回落。
連平指出,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經濟增長難以明顯回升,在供求狀況沒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PPI向CPI的傳導并不暢通;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調節好貨幣閘門,有助于貨幣投放平穩與流動性整體穩定。
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好轉
“出口同比增速為3.3%,進口同比增速為15.4%,貿易順差為450億美元。”謝亞軒認為,一季度中單月的進出口增速往往會受到春節因素和春節時間不同造成較大干擾,今年的春節比去年略早一些,因此預計1月出口會略受影響,2月受影響程度則較去年下降。
李超預計,出口方面,雖然近期全球經濟指標總體好于去年同期,但中國PMI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顯示當期外需對出口的拉動并不明顯;進口方面,去年四季度中國經濟較強,GDP超預期,國內需求將繼續帶動進口。同時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高于去年同期,致使進口或出現量價齊升的局面。
劉英稱,“1月份進口數據仍將維持正增長態勢,而出口數據可能并不樂觀。預計中美貿易摩擦會增加,歐洲也處于換屆期,因此,中歐貿易等也難言有較大復蘇,但總體而言,外需是在緩慢復蘇,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和出口正在加速增長。綜合來看,出口仍有下行壓力,但是不排除出口恢復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