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致動態 > 詳情 博致動態
產能過剩 火電企業倒閉潮來襲
發布日期:2016-8-30 9:36:56 瀏覽次數:874次 【關閉窗口】
繼鋼鐵、煤炭企業由于產能過剩遭遇窘境后,未來幾年火電企業或將迎來同樣難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國電”)總經濟師張樹民在參加“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如是表示,國電集團也將面臨著職工安置的問題。
張樹民表示,小電廠、環保不達標的電廠,不需要政府強制關閉自己就難以運行、面臨倒閉。國電也面臨處理僵尸企業、倒閉潮和隨之而來的職工安置問題。張樹民解釋稱,目前全國約15億千瓦的總裝機量中,火力發電占到9億多,每年要燃燒20多億噸煤,由此產生了大量廢渣、廢氣以及一系列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近年來,在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新能源已經完全替代了傳統能源,傳統能源“必然要走向沒落”。
火電企業已經開始遇到困難。據中電聯2015年電力工業統計快報統計,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繼續下降,2015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969小時,同比降低349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之相反的是,2015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4.8億千瓦,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超過20%。
由于電力需求疲軟,大型發電集團發電量均有所下降。華能集團今年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8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9%;大唐集團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254.8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11%;華電集團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263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54%;國電集團1-5月完成發電量19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01%。
張樹民表示,小電廠、環保不達標的電廠,不需要政府強制關閉自己就難以運行、面臨倒閉。國電也面臨處理僵尸企業、倒閉潮和隨之而來的職工安置問題。張樹民解釋稱,目前全國約15億千瓦的總裝機量中,火力發電占到9億多,每年要燃燒20多億噸煤,由此產生了大量廢渣、廢氣以及一系列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近年來,在歐洲一些國家如德國,新能源已經完全替代了傳統能源,傳統能源“必然要走向沒落”。
火電企業已經開始遇到困難。據中電聯2015年電力工業統計快報統計,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繼續下降,2015年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969小時,同比降低349小時,是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之相反的是,2015年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4.8億千瓦,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超過20%。
由于電力需求疲軟,大型發電集團發電量均有所下降。華能集團今年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88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9%;大唐集團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254.8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11%;華電集團上半年完成發電量2263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54%;國電集團1-5月完成發電量194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01%。
發電量的下降直接結果就是利潤的下滑。2015年1-5月,五大發電集團煤電利潤同比下降46.2%。國電集團表示,發電行業面臨歷史性拐點,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和經營發展轉折期的“三期疊加”特殊歷史階段。
張樹民介紹,目前國電總的發電裝機容量已達到約1.3億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世界第一,接近2400萬千瓦,而整個中國當前風電裝機量也在1.3億千瓦左右。國電集團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盡量把人員分流到新能源當中。
大型發電集團低碳清潔能源裝機比重穩步上升。截至6月底,國家電投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41.69%。國電集團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9.8%。華能集團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到28.9%。
有專家估計,2020年,我國火電產能將有4億千瓦的過剩產能,產能過剩問題可見一斑,火電企業不得不進入破產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