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重慶國企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重慶,重點領域的改革亮點頻現:積極搭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3+3+1”平臺,推進建工股份等國企優質資產證券化,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加快僵尸企業和空殼企業處置……今年以來,重慶市以資本為紐帶、以重組為主線,圍繞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不斷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改革紅利得到有效釋放。今年上半年,重慶市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5億元,同比增長13.6%。按照重慶市政府的規劃,未來5-10年,重慶40來個國企集團會調整到30個左右,20多個國企集團將實現整體上市。
在管資本方面,重慶市以資本為紐帶,以產權為基礎,積極探索國有資本運營的有效模式。
重慶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按現有集團改組為主、新設為輔,搭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3+3+1”平臺。將渝富集團、水務資產公司、地產集團3戶企業改組為股權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將機電集團、化醫集團、商社集團3戶企業改組為產業類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新設立1戶渝康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專司不良資產的處置和經營管理。
目前,重慶渝富集團已具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構架,在改組建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過程中,通過運用資本市場、基金、AMC等運營工具,著力打造上市公司集群,在運營好8戶控參股上市公司股權的同時,推進渝富集團及所出資企業加速上市。更加注重運用資本市場工具實施增量投資,運用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IPO、定向增發、二級市場減持,推動資本價值形態轉換,實現國有資本循環流動增值;在實施自有資本直接投資的基礎上,更加注重運用基金引導投資方式。重點運營以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為代表的產業基金群、以中新互聯互通基金為代表的開放型基金群、以國企并購重組基金為代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群、以高科技創新投資基金為代表的風投基金群;創新運用AMC金融業務資質,發揮資本運營與AMC的協同效應,探索運用“綜合性交易+創新型交易”模式,批量收購處置地方金融不良資產、市場化經營流動性較弱股權。
重慶機電集團積極布局五大新產業,擴展市場逐步轉型升級。一是智能制造,二是軌道交通,三是電子信息產業,四是通用航空產業,五是風電產業。
重慶化醫集團正構建“股權投資+資本運營”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模式,以醫藥、鹽業、化工三大產業為核心開展主業及相關多元化投資,在堅持核心企業控股或控制地位的前提下,逐步降低國有股權比例,逐步增加對生命科學領域、特種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產業的投資、股權并購,通過市場化手段實現醫藥、鹽業、化工及相關產業的國有資本歸集。
重慶市國資委曾提出,2/3左右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適宜上市的企業和資產力爭全部上市,80%以上的競爭類國有企業國有資本實現證券化。
在推進國企混改方面,重慶市通過扎實推進PPP投融資項目,推動國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據了解,現階段市屬國有投融資集團正在推進的項目有12個,已經實施的PPP項目6個,總投資約246多億元。2016年擬重點推進的PPP項目有13個,項目總投資約613億元。主要包括城市路橋項目郭家沱、水土、蔡家大橋等,高速公路南大、渝黔擴能、黔石路,軌道交通9號線,土地整治大學城W分區等項目。一季度200億元基礎設施(軌道、交通)PPP產業基金落地,城投集團出資40億元,與建行、工行、平安銀行、重慶城投建信PPP產業基金管理公司等共同組建。
同時,重慶市屬國企正進一步發力。據了解,重鋼集團目前結合重鋼非鋼子公司發展方案,著重要求各子公司,根據自身實際分別采取增資擴股或部分股權轉讓等方式,引進核心技術或資金,增強企業實力,并通過其他投資者特別是民營投資者的進入,轉換企業體制機制,促進企業發展。
在提高證券化率方面,重慶市長黃奇帆近日在全市部分國企改革發展專題會議上曾指出,要加快推進國企優質資產證券化,充分整合國有企業的各種優勢資源,促進全市各類企業共同發展。
目前重慶市正積極推進建工股份A股、川儀微電路新三板掛牌上市,完成重慶百貨定向增發,建峰化工重組醫藥股份、渝三峽重大資產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完成慶鈴股份回歸A股和城投金卡、三峰環境、民生公司A股材料申報,完成登康公司、天友乳業上市方案制定,啟動綜西貿易、西昌礦業、通航集團股改。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重慶市屬國企加快僵尸企業和空殼企業處置,積極推動企業瘦身健體。
目前重慶市已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8戶,正啟動破產程序的企業28戶。重點清理了重鋼集團、能源集團、糧食集團、化醫集團、交通開投集團、旅投集團6戶企業閑置存量土地3.9萬畝,按照自行盤活、與區縣政府協商回購或儲備、由地產集團收儲等方式制定了處置方案,正在加快推進。重點推動重鋼集團、能源集團2戶企業的鋼鐵、煤炭產能化解。
重慶鋼鐵集團、重慶能源集團、重慶化醫集團等在去產能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在結構調整優化國資布局方面,重慶市提出,將重組整合市屬國有房地產企業,除地產集團所屬的康田公司、城投集團所屬的渝開發公司、建工集團所屬的房地產公司保留外,其余房地產企業原則上退出,不再新投資國有房地產企業,控制房地產新項目投資。目前,32戶企業都已提出了初步重組整合思路。
從A股市場來看,重慶市具有國企背景的上市公司有16家,目前*ST建峰、渝三峽A、重慶鋼鐵等股票均已停牌進入重組程序。重慶鋼鐵8月4日發布公告指出,公司擬購買的資產為重慶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股權。
齊魯證券認為,展望重慶國企改革,有三條主線值得把握:一是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通過引入增量或轉讓減持的方式實現投資主體多樣化;二是股權激勵,形成資本所有者與勞動者的利益共同體;三是提升資產證券化率,包括整體上市、兼并重組等,以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對于傳統工業企業,關注公司轉型發展、并購重組的可能性;對于經營狀況良好的成長型公司,為保持公司健康較快發展,關注員工持股、股權激勵和混改措施的實施;而對于集團唯一上市平臺,關注集團內與其主營業務關聯度高的兄弟公司資產注入的可能性,降低同業競爭提高公司競爭力,實現集團整體上市;對于擁有多家上市子公司的,業績突出、盈利狀況良好的,關注集團內業務整合,業績較差的可能成為資產運作的重點標的。
上一篇:去產能打響攻堅戰 黑色系商品飆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