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博致動態 > 詳情 博致動態
上半年原油進口量創歷史最高
發布日期:2016-8-3 15:25:25 瀏覽次數:916次 【關閉窗口】
海關總署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進口原油1.865億噸,比去年同期增2315萬噸;增速達14.2%,高于2013年、2014年和2015年的4%、9.5%和8.8%。其中,今年3月、4月和5月,單月進口量都超過3200萬噸,均為歷史最高水平。專家分析認為,成品油設“地板價”、進口權逐步放開等政策是上半年原油大量進口的主要原因。不過,隨著近期國際油價再度出現下行苗頭,加之國內需求放緩,后期成品油銷售壓力將進一步加大。
近幾年,國際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迅速變化。2014年國際油價從年中每桶100美元以上一路下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并于2015年完全陷入低迷。面對不斷下跌的國際油價,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宣布為成品油價格調整設置“地板價”,即當國際市場油價低于每桶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
受這一政策影響,中國原油進口量從1月份的2669萬噸猛增至2月份的3180萬噸。隨著2月份國際油價進一步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中國原油進口在3月份迅速躍上3200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并在隨后幾個月保持高位。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產量同比下降4.8%,而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8.9%。這說明,石油企業以更便宜的進口原油替代國產。
推動原油進口量猛增的另一股力量是民營煉油企業。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業獲得進口原油配額,總量超過6000萬噸。一家民營煉油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油進口權放開后,企業進口原油到貨比較集中,特別是去年年底集中批準了一批進口配額。“突如其來的增量與港口吞吐能力以及儲存能力不匹配,曾一度造成青島港油輪積壓。”
近幾年,國際石油市場的供需格局迅速變化。2014年國際油價從年中每桶100美元以上一路下跌至每桶60美元左右,并于2015年完全陷入低迷。面對不斷下跌的國際油價,2016年1月13日,國家發改委宣布為成品油價格調整設置“地板價”,即當國際市場油價低于每桶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
受這一政策影響,中國原油進口量從1月份的2669萬噸猛增至2月份的3180萬噸。隨著2月份國際油價進一步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中國原油進口在3月份迅速躍上3200萬噸的歷史最高水平,并在隨后幾個月保持高位。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原油產量同比下降4.8%,而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8.9%。這說明,石油企業以更便宜的進口原油替代國產。
推動原油進口量猛增的另一股力量是民營煉油企業。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5家企業獲得進口原油配額,總量超過6000萬噸。一家民營煉油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油進口權放開后,企業進口原油到貨比較集中,特別是去年年底集中批準了一批進口配額。“突如其來的增量與港口吞吐能力以及儲存能力不匹配,曾一度造成青島港油輪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