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昌九生化事件:人性與常識的較量

發布日期:2013-11-15 8:43:07  瀏覽次數:1137次  【關閉窗口】
贛州稀土礦業公司借殼事件的兩個“主角”——威華股份(002240)和昌九生化(600228)當下的境況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威華股份因被贛州稀土成功借殼而連續漲停之時,昌九生化則上演了7個連續跌停板,不少投資者巨虧,而跌停前融資買入者更面臨爆倉風險。不過,現在兩公司都已因股價異動而停牌。


在威華股份、贛州稀土與昌九生化之間,鬧劇與悲劇同時上演。據參與項目的知情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自項目啟動以來,從未主動與昌九生化接洽,昌九生化遭爆炒后近百億的市值也不是最佳殼資源。記者多方采訪發現,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各方對資本市場常識的漠視和人性的極度貪婪。


豪賭兩年


近期各方均在關注昌九生化何以與贛州稀土失之交臂,以及贛州稀土為何舍近求遠,選擇遠在廣東省梅州市的威華股份,但直到目前為止并無定論。記者曾試圖聯系贛州稀土甚至贛州國資委,但均未獲得正面回復。


從2004年開始,贛州方面對境內稀土資源的整合動作便持續不斷,剛開始是贛州國資委牽頭,聯合贛州境內各縣級財政局、國資局,在88個稀土礦山采礦權的基礎上共同組建贛州稀土。4年后,贛州國資委退居幕后,將所持贛州稀土股權劃轉至贛州發展投資控股集團,后者則于2010年將贛州稀土股權轉讓給贛州工業投資集團。


2011年,贛州國資加大整合力度,贛州稀土股權幾經更迭,昌九生化與贛州稀土的借殼緋聞即由此而來。當時贛州工業投資集團一度被傳將取代昌九化工集團入主昌九生化,由于贛州工業投資集團正好持有贛州稀土股權,加上昌九化工集團亦屬贛州國資委旗下資產,故昌九生化或將被贛州工業投資集團借殼并獲注稀土資產的傳聞甚囂塵上。


然而在2011年10月份,贛州國資委先是再次走向臺前,收回贛州工業投資集團所持的贛州稀土股權,隨后成立贛州稀土集團,通過贛州稀土集團控股贛州稀土。今年7月份,贛州稀土的注冊資本從9600萬元大幅增資至5億元,至此,贛州稀土長達9年的資產及股權方面的整合告一段落。


在此期間,贛州國資委、贛州稀土集團及此前所涉及到的贛州工業投資集團,甚至包括昌九化工集團從未實質性地提及,昌九生化將是贛州稀土的最佳借殼對象。然而,前述傳聞卻從2011年一直延續至今,長達兩年之久,其股價也屢遭爆炒,其間不乏目前慘遭套牢的融資盤。


漠視常識


在昌九生化連續跌停期間,各種社交媒體及平臺充斥著投資者的諸多控訴,包括敦促昌九生化緊急停牌,致函監管層申請昌九生化停牌,甚至還有投資者要求嚴查威華股份是否涉及內幕交易等。


總之,不管是一般的投資者,還是參與昌九生化融資交易的投資者及券商,均對昌九生化的密集跌停采取了相關的行動。


但是昌九生化昨日的停牌并不意味著此事已經了結。今日下午3時,昌九生化、昌九化工集團、贛州國資委以及直接引發贛州稀土借殼傳聞的贛州工業投資集團將通過上交所e互動平臺與投資者展開交流,屆時困擾市場多時的問題或將浮出水面。


昌九生化后續的問題固然應該逐一解決,但引發此事的原因更加值得深思。記者輾轉從參與贛州稀土借殼威華股份項目的知情人士處了解到,自項目啟動以來,從未主動與昌九生化接洽,至于贛州國資委方面是否另有想法則不得而知。


上述人士透露,威華股份早已是贛州稀土的潛在合作方,事實上威華股份從今年4月份就開始停牌重組,當時威華股份市值約為20億元,而同期昌九生化的市值則因爆炒激增至約80億元。


“從常識上來看,接近百億元的公司肯定不是一個最佳的殼資源,否則操作成本過高。”該人士表示,10億~20億元的殼資源才具備被借殼的價值,很顯然,昌九生化并不符合這個條件。


其實從今年以來,業界關于殼資源曾有過廣泛的討論,并梳理出了約20家優質的殼資源,幾乎全部是市值小、負債低、財務結構清晰、歷史包袱少的公司。反觀昌九生化,背負借殼傳聞,盡管與贛州稀土同屬贛州國資委旗下的資產,但未必是一個良好的殼資源。


此外,贛州稀土作為業績矚目的擬上市資產,體量巨大,必然會與借殼對象經過長時間磨合才能最終敲定具體的合作方案,而在這期間,借殼對象為避免股價大幅波動一般會選擇長時間停牌宣布重組,如威華股份停牌近7個月。


然而,一直被坊間視為贛州稀土借殼對象的昌九生化自始至終都未長時間停牌,也未透露中短期的重組意向。


“這么大的項目,不停牌是無法理解的。”上述人士表示。


無論如何,昌九生化事件已經發生,融資盤的巨虧已成事實,無法扭轉。不過昌九生化不應僅僅以鬧劇和悲劇的形式收場。


在這場事件發生前,昌九生化雖然多次澄清無重組事項,但今年以來并未直接就贛州稀土借殼傳言進行否認。而提供兩融交易的券商卻漠視風控,融資豪賭昌九生化的投資者則漠視常識。在事件發生后,投資者情緒失控,融資買入者面臨券商強制平倉,昌九生化則無計可施。


業內人士認為,昌九生化應該成為一個融資融券風險警示以及概念炒作的典型案例,否則,會有越來越多的昌九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