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央行今日將進行2600億7天期逆回購操作 單日凈投放2200億元

發布日期:2016-4-21 10:52:16  瀏覽次數:691次  【關閉窗口】

    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將進行2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另外,公開市場今日有4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

 

    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央行兩次采取了變相降準的措施向金融機構釋放流動性。“MLF+逆回購”的模式在一段時間內將成為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重要手段。

 

      418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對18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1625億元,其中3個月期835億元、6個月期790億元,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75%2.85%。這是央行今年進行的第四次MLF操作,這種釋放中期流動性的方式被業界稱為變相降準。

 

      413日,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對17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2855億元,其中3個月期1270億元、6個月期1585億元,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75%2.85%。此次MLF操作是央行今年進行的第三次。

 

    央行補水而非放水

 

   央行20日在公開市場上進行25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25%。與此同時,公開市場上也有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央行20日在公開市場上凈投放21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為226日來的單日投放高點。

 

  “央行果斷加大資金投放力度,或受銀行間流動性前一日略有收緊的影響。”有市場交易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19日,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有所收緊,短期的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均有所上行。

 

    利率上行絕非“一日游”。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20日,6月期限以下的Shibor利率全線上漲。尤其以短期的隔夜和7天回購利率漲幅最大,分別上揚了1.401.70個基點,至2.0180%2.3220%

 

    數據顯示,本周有1900億元逆回購實際到期。周一有逆回購150億元到期;周二有600億元7天逆回購到期;周三到期逆回購400億元,周四400億元,周五350億元,本周無正回購及央票到期。此外,本周有5510MLF到期,雖然央行已提前在13日和18日分別注入MLF,但并未全額對沖到期量,約對沖了到期量的八成。

 

   對此,市場人士普遍認為,央行放量開展公開市場操作,呵護資金面意圖明顯。華創證券分析師齊晟認為,由于MLF到期量較大,加之財政存款上繳,外匯占款流出等因素,總量資金上確實存在一定缺口,央行進行MLF操作依然反映補水而非放水的思路。

 

   短期資金面趨緊“點燃”市場人士對降準的預期。國信證券固收團隊認為,3月份銀行體系超額準備金率水平比2月份下滑0.2個百分點,為2%附近,依然處于中性水平。預計4月仍有約7000億的資金缺口需要公開市場、MLF以及法定準備金工具補充,考慮到前兩者補充規模可能有限,因此降準依然非常有必要。

 

   “近期資金趨緊,考慮到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和經濟增長持續回落仍是主旋律,央行仍需維持低利率寬松環境,降低宏觀加杠桿的流動性風險。”上述市場交易人士表示。

 

   降準有利于鞏固經濟復蘇

 

   當資金市場逐漸具備自我調節功能時,看得見的手就該躲到幕后,讓中長期的、全局性的管理工具替代短期的、結構性的管理工具。比如說是否可以再次考慮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據統計,今年以來央行中期借貸便利(MLF)共操作13次,期限從3個月到12個月,規模從475億元到3280億元,為市場提供流動性起到了積極作用。但這種操作的弱點也顯而易見,透明度較低、覆蓋面較窄。

 

   比如說,今年119日實施的3280億元3個月期MLF操作,到期日是419日。這次操作實現了兩個第一,年內規模最大和第一批到期。記者向數位交易員調查后發現,進入4月這筆MLF到期預期持續干擾市場資金面,導致資金價格波動加劇。尤其是近日疊加了企業繳稅日期延后的傳聞,有關流動性的恐慌被進一步放大。

 

   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偏緊迅速向外傳導,深滬股市昨日暴跌。截至收盤,A股創業板指數暴跌5.6%,深證成指大跌4.13%,上證綜指大跌2.31%。暴跌原因眾說紛紜,但市場風險偏好偏向謹慎以及預期流動性再度緊張,應是重要選項之一。

 

   除了MLF操作巨量資金到期因素外,通脹預期漸濃以及有關“私募或暫別A股”的消息,也不同程度對股市形成打壓。近日,螺紋鋼、鐵礦石等黑色期貨品種連續大漲就是印證之一。此外市場避險情緒加重,流動性急切尋求安全出口,一線城市樓市限購加碼后,資金快速轉戰蘇州、南京、廈門等二線城市。

 

   目前,市場的自我調節與主動防御能力正在加強,資金對機會與風險的嗅覺靈敏度猛升。無論是流動性預期轉變還是供給關系調整,市場總能以最快的步伐進行騰挪移換。

 

   而需要隨之微調的,可能是貨幣當局對經濟轉型時代的日常式監管思路。與MLF操作類似,央行數月前宣布把此前每周兩次的公開市場操作改為每日實施,在提高資金面管理靈活性的同時,又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預期的多維性、復雜性和不確定性。

 

   冬去春來,央行此時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應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根據最新的3月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41萬億元計算,假如央行一次降準0.5個百分點,將釋放流動性7000余億元,對乍現暖意的經濟將形成正面刺激。時機選擇上,二季度降準也是較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