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瑞銀:A股最危急時刻已經過去 短期內還將維持震蕩
2015年07月10日 07:57作者:朱麗娜來源: 編輯:東方財富網
“目前我們的A股和港股基金投資策略截然不同,A股主要聚焦一些快速增長的大藍籌,如醫療、互聯網+ 、消費等板塊,而港股則主要投資中小市值的股票 ,”瑞銀環球資產管理亞太股票業務基金經理施斌表示,“國內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股票估值過高,無法用基本面支撐,而相比之下,港股的中小盤股票估值與藍籌股相若,但缺乏足夠的市場關注度。”
在內地A股強勁反彈帶動下,港股四連跌后終于上演絕地反擊。
“港股沽壓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香港暫時沒有出現流動性問題,而且一些上市公司陸續宣布回購公司股票,相信股價快速下滑已經差不多了。”瑞銀環球資產管理亞太股票業務基金經理施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專訪時表示。
7月9日,恒生指數盤中一度升逾1100點,收報24392點,全日大漲876點,漲幅3.73%,創三個月以來最大升幅,亦為年內第二大升幅。
其中,當日超過1600只個股上漲,其中近200只個股升幅在40%以上,8只個股漲逾100%。僅40余只個股下跌。
然而,由于內地A股近日異常波動,上千只股票停牌的局面,日本兩大證券公司7月9日宣布,暫停顧客申購贖回旗下數只中國股票基金。
野村資產管理部門宣布,自9日起暫停贖回3只中國股票基金,分別為野村新中國股票投資、野村新中國A股投信、野村中國A股投資。該行還表示,不會接受其中兩只基金的申購。野村表示,由于市場急劇波動導致難以計算標準估值,因此決定暫時停止相關基金的買賣。
同時,大和證券基金管理部門亦停止兩只追蹤A股的基金的認購和贖回,并指出暫停相關基金買賣主要緣于“流動性低”。
港股通九日首次凈流入
遭遇希臘危機和A股重挫的雙面夾擊之后,港股終于迎來了一線生機。
“相比A股而言,港股由于不存在漲停板,調整的速度更快,可以在短短幾天內出清,經過這輪調整之后,現在來看港股的投資價值更大。”
施斌坦言,并透露在這輪股市調整過程中旗下港股基金進行了一些增持。
9日,南下投資港股的105億元港股通額度,全日額度剩余87.55億元,即凈流入17.44億元,逆轉連續八個交易日資金凈流出的趨勢。然而,北上投資A股的滬股通130億元額度,當日額度剩余164.75億元,資金凈流出34.75億元,連續第四天資金凈流出。
針對內地監管層密集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措施,他表示:“市場在大部分時間是有效的,但缺點是一旦形成單邊意見,就會出現短暫的市場失效。在極端情況下,政府使用非常規手段是可以理解的,長期來看,并不會打擊海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市場的熱心。”
“我們預計中國A股市場逐步企穩。政府的救市措施并不一定保證上升趨勢能立即恢復,但我們相信散戶被迫沽售的最壞情況已經過去。此外,香港股市的估值目前處于有吸引力的水平。”安聯投資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
該行分析指出,截至7月8日,恒指的市盈率已跌至9.77倍低位,恒生國企指數的市盈率則為8.12倍,而上證綜指的市盈率則為17.84倍。
“港股難免繼續受A股表現牽連,但由于恒指估值已經為全球主要市場中最低,上證連日急挫的現象應該不會在香港重演。”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卓亮表示。
他續稱,香港“小股災”并未對金融體系造成明顯負面影響。雖然港元同業拆息上升、港匯下跌,但兩者的變化都頗為輕微。
7月8日,盡管港股一日急瀉逾千點,港元匯率卻維持強勢,當日亞洲時段收報7.7541,比前一交易日升12個基點,外圍時段更續轉強,一度高企7.7527水平。9日,港元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升至7.7511.
A股:最危急時刻已過去
“這次股市的劇烈震蕩主要是由于A股杠桿比例過高,市場參與者過分投機引發的流動性危機,A股最危急時刻已經過去,短期內還將維持震蕩行情 。”施斌表示。
一些國際大行亦紛紛開始唱好內地股市。匯豐8日發布報告,將中國A股市場評級從4月的減持上調至中性。同時,該行將上證綜指2015年底目標由3000點上調至4000點,滬深300指數今年年底目標則由3800點上調至4200點。
高盛則在近期發布的下半年策略展望中指出,A股市場目前不存在泡沫,在政府支持措施增強投資者信心及貨幣寬松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將上升27%。
他認為,由于場外配資的規模遠遠超出市場預期,導致出現失控的局面,“銀行各種理財產品、信托等資金通過各種渠道流入了場外配資,形成了資本市場的”影子銀行“,而且杠桿比例遠遠高于場內,因此一旦出現股市急跌,這些融資交易者需要追加保證金,從而對市場造成巨大的沽壓。”
“目前去杠桿的過程還未結束,兩融的規模由2.27萬億元降至目前的1.4萬億元,下跌了40%,今年二三月這一規模大約為1萬億元,需要回到這個健康水平。”他表示。
然而,他指出,中國的股市重挫暫時無跡象顯示會演變為一場金融危機,“日本1980年代末,股市估值達到100倍,各種金融資產的價格都存在較大的泡沫,相比之下,中國還沒有出現過度泡沫的現象。”
此外,他透露,此次的股市過山車行情提供了一個調整投資組合的機會,“我們重新評估組合里的股票是否有足夠基本面的支撐,股市長期將回歸基本面為主導。”
“目前我們的A股和港股基金投資策略截然不同,A股主要聚焦一些快速增長的大藍籌,如醫療、互聯網+、消費等板塊,而港股則主要投資中小市值的股票,”他表示,“國內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股票估值過高,無法用基本面支撐,而相比之下,港股的中小盤股票估值與藍籌股相若,但缺乏足夠的市場關注度。”
資料顯示,他本人負責的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平均市盈率為14.44倍,金融服務、科技、健康護理板塊的占比分別為27.07%、17.93%、12.4%,前十大持股中包括騰訊、平安保險 、太平洋保險等。(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