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污/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国产情侣激情视频/羽月希番号

首頁 > 政經要聞 > 詳情 政經要聞

戰略新興板建設方案亮相:實行差異化上市條件

發布日期:2015-5-20 10:22:35  瀏覽次數:687次  【關閉窗口】


2015-05-20 05:25:5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廣州)

戰略新興板聚焦的就是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重點服務于已跨越了創業階段、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尤其是這兩類企業中戰略意義明顯的企業”,劉世安當天在談到新興板定位時透露。

傳聞已久的戰略新興板終于開始揭開了神秘面紗的一角。

519日,在上海舉行的“上證2015中國股權投資論壇”,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世安談到“打造戰略新興產業板,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時表示,上交所戰略新興板建設方案主要有三大核心內容,包括定位、上市條件、制度安排等。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上交所相關高層首次就戰略新興板設計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或許也意味著戰略新興板已漸行漸近。

定位新興和創新企業

“戰略新興板聚焦的就是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重點服務于已跨越了創業階段、具有一定規模的新興產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尤其是這兩類企業中戰略意義明顯的企業”,劉世安當天在談到新興板定位時透露。

他說,在設立初期,將以“十二五”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規劃為依據,重點支持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國制造2025”十大重大發展領域企業,以及科技創新型企業。同時,國家其他相關產業規劃確定的新興產業,以及商業模式創新,公司治理創新等其他創新型企業,也都屬于戰略新興板所服務的范圍。

戰略新興產業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外延,宗旨是始終反映我國經濟結構變化,始終反映我國經濟未來發展方向。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改革日益深入和經濟轉型的持續推進,還將會涌現出許多現有產業規劃和市場行業劃分無法覆蓋的全新行業,也將納入到戰略新興板范圍。

對于上述內容,519日,上海一位新興產業主題基金的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交所的戰略新興板無疑在產業定位上更加明晰,更強調“新興”和“創新”兩大特點,預計推出后會很快聚集企業和投資者眼球。

雖然可能會與創業板存在一定錯位,但在劉世安看來,戰略新興板與創業板也會產生比對效應。而滬深兩大交易所對新興產業企業的良性競爭也將正式開始。

最近出爐的《深交所上市公司2014年報實證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5430日,深市共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626家,占公司總數的37.44%,其中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各有76家、233家和317家,占對應板塊公司總數的15.83%、31.23%71.08%。

而從盈利能力上看,2014年深市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為20.87%,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分別為19.37%21.44%、33.12%,創業板持續最高值。

反映到二級市場,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數也是漲幅最大的,至今上漲125.77%,相當于上證綜指同期漲幅的3.4倍。

上交所發布的《滬市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整體分析報告》中也顯現出對新興產業的看好。數據表明,2014年,滬市新興產業相關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2.1萬億元,同比增長7%,實現凈利潤944億元,同比增長10%,均高于滬市整體水平。

上交所報告同時指出,滬市戰略新興產業公司所占市場份額相對不足,戰略新興產業得到的支持力度還不夠,后續要積極扶持。

實行差異化上市條件和制度

劉世安提到戰略新興板建設方案的第二大核心內容有關于上市條件。

他解釋說,戰略新興板采用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條件。首先淡化盈利要求,主要關注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在傳統的“凈利潤+收入”的標準之外,引入以市值為核心的財務指標組合,增加“市值+收入”、“市值+收入+現金流”、“市值+權益”等多種多套財務標準,形成多元化上市標準體系,允許暫時達不到要求的新興產業企業、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

此外,戰略新興板也為股權架構或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特殊性的公司,預留了上市空間。

這一條無疑是最受市場關注的,相當于提出了沒有財務指標的硬性要求,為不少尚未有盈利的互聯網公司上市開了綠燈,此外,也為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回國上市建立了通道。

劉世安519日表示,他們了解到,一批優質的中概股正在研究如何快速地在A上市。目前,我國資本市場還缺乏承接中概股的整體制度安排,從這個角度來說,戰略新興板建設就迫在眉睫。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超過1200家中國企業通過紅籌模式在境外上市,市值達到2.5萬億美元,其中新興企業的市值超過1.3萬億美元,基于互聯網企業的市值超過6千億美元,這其中不乏增長力強、增長迅速,對維護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性意義的優質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這些在境外上市的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沒能獲得國際投資者的認可,股價長期低迷,融資功能基本喪失。于是,從2010年開始,中概股便出現了密集的私有化退市,而這些企業85%屬于戰略新興板服務的范圍。

有財經市場人士就此評論稱,上交所戰略新興板若推出,其一大重要功能就是要承接海外中國股票回國上市。

方案的第三項核心內容則是將對戰略新興板做出差異化制度安排。

劉世安稱,戰略新興板除了在上市條件、公司持續監管、市場監查等方面實行與主板的差異化制度安排之外,在發行流程、交易制度、股權激勵等方面也將實行特殊安排。

如在發行流程方面,一開始就按照注冊制的總體制度框架,按照市場化和信息披露為中心的導向,對申請在戰略新興板上市的企業以及今后申請再融資的企業實行注冊制發行,并適當考慮簡化發行流程。

在并購重組方面,則考慮鼓勵尚未盈利的新興板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擴展產業鏈,做大做強。

交易制度方面,新興板在與主板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礎上,上市公司將使用獨立交易代碼,設置獨立顯示行情,編制獨立板塊指數和產業指數,讓投資者更加直觀地體驗新興板交易情況。

股權激勵方面,將鼓勵新興板上市公司建立靈活的股權激勵制度,通過信息披露等市場化監管手段,引導新興板上市公司建立合理、多樣的股權激勵方案和員工持股計劃。